美俄会谈结束后就战略稳定发表联合声明,美国稳俄的这一步棋基本已经没了悬念。

另一边美国和伊朗就伊朗核问题的谈判也迎来了重大进展,美国和欧盟决定取消对伊朗的全面制裁。

然而乌克兰却陷入了空前紧张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就来了解一下6月16日发生的3件大事。

第一条消息,美欧决定取消对伊朗的全面制裁。

近日,伊朗进行总统大选,伊核谈判也或将迎来重大转机。

6月16日,美国和欧盟发表联合声明,称支持在维也纳有关于伊核协议的谈判,表明为重返协议有必要取消对伊朗的制裁。

极力拉拢伊朗的美国,似乎在一步步退让。

5月末,美国能源部透露,美国方面已经恢复了进口伊朗石油。

6月10日,美国财政部又宣布取消对伊朗3名个人的制裁,其中包括了伊朗国家石油公司负责人。

不过美国今天服软,明天可能又会重新制裁。

伊朗吃过美国的亏不是一次两次了,似乎竭力避免对美国抱有过高的期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伊朗外交部发言人表示:

美国有选择地取消对某些伊朗公司和个人的制裁与伊核协议谈判无关,也不被视为善意的指标。

鉴于美国打两巴掌再给个甜枣的做法,使得伊朗始终有所警惕。

这样看来,美国重返伊核协议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第二条消息,拜普会细节曝光,乌克兰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俄首脑会晤前,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就开始坐立不安,请求在美俄峰会前跟拜登见一面。

但白宫却拒绝了泽连斯基的请求。

气得泽连斯基在媒体面前表示:

如果西方让基辅独自解决顿巴斯冲突问题,乌克兰将被迫组建欧洲最强大的军队。

这看起来不着边际的话,或许是有意说给美国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俄会谈的内容有可能提及乌俄局势,到时候美国面临的就是二选一,乌克兰是最有可能被抛弃的那一方。

不过,拜普会结束后,就双方单独召开记者见面会的情况来看,并未达成实际意义上的协议,只是就战略稳定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

根据现有消息,美俄双方巧妙地避开了乌俄局势问题,但乌克兰方面仍然紧张不已。

对此,乌克兰外长表示:

拒绝承认拜登和普京背着乌克兰达成与乌克兰有关的任何协议。

可美俄压根没理会拼命刷存在感的乌克兰,乌克兰所谓的组建最强军队大概也只是自说自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有意思的是,6月16日乌克兰媒体报道称,乌克兰正式加入北约。

没想到美国和北约立马打脸乌克兰,紧急辟谣乌克兰亚获得北约成员国行动计划。

乌克兰并未成为美俄和解的筹码,但却生生把自己整成了一个国际笑话。

第三条消息,印度宣布解封。

在疫情非常严重的情况下,印度突然宣布解封,再度上演魔幻现实主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路透社报道,印度首都新德里已被允许重新开放商店和购物中心,餐厅可开放50%的座位,市郊区铁路等公共交通也恢复了百分之五十的运载量,部分工厂和办公室也开始复工。

与此同时,印度的疫苗接种率却不容乐观。

由于疫苗数量稀少,相关部门关闭了18-44,岁人群的疫苗接种中心。

目前,在符合接种的9.5亿人中,只有5%的人已经接种了疫苗。

不过,印度的第二波疫情持续了两个月之久,已经逐渐有了消退的迹象,这时候最需要的就是众志成城坚持抗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有过前一次的教训还不够,印度政府依旧铤而走险大规模解封。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大概还是为了经济复苏。

过去一段时间里,印度经济因封锁遭遇重创,商店工厂接连倒闭,大批民众失去收入来源。

如今莫迪选举失利,若是经济又长期萎靡不振,威望不再的莫迪很有可能就此一蹶不振。

因而,让经济水平尽快恢复至疫情前水平,成了莫迪握在手中的救命稻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新德里解封后,大量市民立刻蜂拥出门,将保持必要的社交距离的告诫抛诸脑后。

不少当地医生对印度政府表示强烈不满,更有甚者直接把炮火对准了莫迪。

印度是否会迎来新一轮疫情肆虐,仍是一个未知数,但印度政府显然不可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