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曾说,出名要趁早,来的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菜根谭》中又说,“浓天不及淡久,早秀不如晚成也”,似乎历史上对于年少成名和大器晚成有着截然相反的态度。

曹冲五六岁时,在众人对于称象问题一筹莫展之际,他却脱口道:“置象于大舟而刻其水痕”,为人称赞,但天妒英才,13岁就因病早逝;姜太公胸怀大志勤苦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治国之道,无一不通,但72岁才遇到姬昌获得一展抱负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似乎年少成名与大器晚成之间有着无法磨合的冲突点。而今天的主人公何世龙,八岁的时候进入大众视野以左右挥毫进行书法表演广为人知,十一岁时所作的作品《大爱无疆》卖出11万高价,年少成名对于他是机遇还是挑战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年少成名惊艳众人

出生于2000年的何世龙,来自于一个普通的东北家庭,由于父亲何丰顺喜欢书法,从小耳濡目染,三岁时就开始跟随父亲学习书法、国画等中国传统文化内容

父亲更是为了帮助他日后的学习,举家搬到北京。而他也没辜负父亲的厚望,天资聪颖的他,在七岁那年就已经崭露头角,获得中国艺术考级中心五级证书,对多种字体都有所涉猎,尤其擅长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是在八岁的时候,在全国人大会议中心现场进行表演,他下笔从容自如,令现场观众瞩目观看。而他的左右手挥毫更是技惊四座,让现场为之轰动,得到了现场许多专家学者以及政协领导的高度评价,甚有与会的活佛、高僧题字勉励:“好好学习,志存高远”。同年进入中国书法协会,成为年纪最小的会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氏书童书法家王文祥高度肯定何世龙的书法水平,称其书法已经达到并超过一些书法家的水平,更亲笔挥毫“志存高远”以示鼓励,并收为弟子。就这样,年纪尚小的何世龙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在众多目光的注视下慢慢地长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成名后的鲜花与簇拥

11岁时,他的作品《大爱无疆》被万科副总毛大庆以11万元高价在慈善晚会拍下。此时的他,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宠爱,被誉为“书法神童”,“当代小唐伯虎”。此后他接连收到各种书法大赛的邀约,各地区纷纷为书法爱好者创立何世龙书画基地,并邀请何世龙一同前往交流。

他还题写了北京琉璃厂小学的“敏学堂”匾,这座百年历史的小学还有两个牌匾,题写者一个是启功,另一个是溥杰。这足以体现当时社会各界对他的充分肯定以及尊重。17岁时他接受世界华人频道采访,凭借交谈谦逊有礼以及展现的良好知识素养,广受大众夸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承受大众掌声与赞美的同时,质疑声也随之而来。由于当时何世龙参加各种活动比赛,为学校或者大多商业性组织题字,这给当时普通的家庭带来了不菲的收入。有网友直言,小小的孩子,奔波于大人的名利场,在利益的驱使之下最后还是忘记了书法的初衷。

这一不小的争议最后以爆出何世龙捐款到慈善机构才作罢,直到这,我们才知道,他积极参加爱心活动,多幅书法作品都无偿捐赠给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自创“综合牛仔体”引巨大争议

十多年过后,现如今成年后的何世龙在干什么呢?他自创了“综合牛仔体”,采用书法国画结合的方式,赋予了自己的感悟。同时他紧随时代潮流,在快手、抖音等自媒体平台进行直播,这一行为也引起了巨大争议,社会各界对其褒贬不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褒奖的一方觉得何世龙合理抓住了时代自媒体盛行的机遇,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很好地利用新手段新方式去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值得夸奖与推广。而贬低的一方认为他在快手直播平台嚣张狂妄,作为一个整日与书法为伴的人不该有炫富鼓吹这种超乎常人的举动令人不齿。一时之间,双方争执不下。

但对于何世龙的一些举动,确实经不住世人的推敲。他曾在直播间直言,想要获得他的字就必须得刷够多少钱,还爆出“这一双鞋够各位十年生活”等炫富语句。更是被爆出在直播中设套路,网友刷够票数之后还要继续满足其它的要求,此情此举仿佛与我们印象中的那个羞涩的小书法家相差甚远,令人难以相信,唏嘘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声声鼎沸之下,更有人站出来质疑他现在的书画作风,有人评价其“空洞浮浅,毫无生机”,有人表示还是更怀念之前的何世龙,更有人已经开始为失去了一个优秀的书法神童而惋惜,为新时代的“伤仲永再现而悲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从理性角度讲,如今的何世龙已经成年,他已经开始可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可能我们看到的表象是他在进行人生道路的慢慢探索。毕竟任谁也无法相信当年那个可以把自己写书法赚的钱捐给慈善机构的小孩子,会成长为嚣张狂妄、随便炫富鼓吹的“社会青年”

理想当然地为他逃脱“洗白”固然说不过去,事情已经发生,我们能做的只有做一个理性成熟的“看客”,剩下的就交给时间交给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结语

我们无法评判何世龙如今20岁成就的好坏高低,对于是否达到了一个书法家的追求,我们也不得而知,可能只有他自己知晓。我们只希望,成年后的何世龙,能不再拘泥于“书法神童”的枷锁,而是换作自己漫漫人生路前行的动力,学会沉淀自己,真正明白自己的追求,由心出发。

希望他能拂去世俗利益带来的短暂迷茫,借助自己从小擅长的书法重拾自己修身养性。年少成名的他,抓住了这一不可多得的机遇,同时也需要面临诸多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行文至此,我想已经无所谓年少成名亦或是大器晚成,只要是靠自己的努力与实力出众,无论何时都是值得的,倘若年少成名,便在未来的日子里沉淀自己继续努力,倘若大器晚成,便在未曾发光的日子里蛰伏自己充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