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文
通讯员 邓雄华 李巧
6月21日,记者从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以及韶关学院了解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民歌》抢救性记录课题又出新成果,这也意味着韶关在保护和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道路上又迈进了更深的一步。
百里瑶山,处处是歌台(受访者供图)
百里瑶山,处处是歌台(受访者供图)
据介绍,《瑶族民歌》抢救性记录课题项目于2019年底启动,历时18个月完成。课题组成员有韶关学院文学院的师生、本土文化工作者以及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传承人。该项目共辑录文字3万6千多字,摄制视频105分钟,含瑶族经典民歌视频26个,其中山歌唱法作品9个,念歌唱法作品13个,哼唱、对唱、师爷唱法作品4个。
乳源文广旅体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称,为全面深入探究瑶族民歌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深度挖掘、完整记录瑶族民歌精髓,课题组成员跋山涉水,完成行程一千多公里,足迹遍布到乳源当地各镇村,深入到瑶族群众之中,开展调研和记录工作。
当地相关负责人介绍称,瑶族没有文字,瑶族文化传承方式主要以口口相传为主,而瑶族民歌便是瑶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从瑶族歌姆或师爷口中唱出的是极具文学之美的瑶族民歌唱词,主题多样、内容丰富、意蕴深刻,或是表达对宇宙自然的敬畏,或是抒发对先祖和古人的赞颂,或是讴歌生命的力量和奋斗的精神,或是寄语美好的生活和美丽的爱情,极具艺术感染力,同时也体现出瑶族同胞的朴素哲学观和乐观、勇敢、奋进的生活态度。
瑶族民歌的唱法、音色也十分独特,时而高亢明亮、雄浑有力,时而娓娓而来、宛转悠扬,充分展现了瑶族同胞极强的艺术表现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百里瑶山处处是歌台。近年来,随着瑶族人民迁出大山,生产生活环境发生显著变化,曾经广泛流传于瑶族传统社会的民间传统音乐艺术——瑶族民歌面临着新的传承难题。
实地走访、记录
实地走访、记录
当前,除了老一代瑶族歌姆和师爷会唱,年轻一代会唱瑶歌的已不多见。为此,乳源县将瑶族民歌抢救性记录与推动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相结合,在抓好影像、文字记录的同时,组织有关单位开展瑶族民歌公益性传承培训,鼓励和支持民间力量参与瑶族民歌创作,并大力推动瑶歌新唱作品进校园,指导中小学校开展瑶族民歌校园传承实践项目,让青少年从瑶族民歌中领略悠久灿烂的瑶族历史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增进文化认同。
为进一步保护和传承《瑶族民歌》,乳源县文广旅体局在于2020年在瑶歌《十二月花》经典唱词的基础上,创作推出了瑶歌新唱作品《瑶花花开》。该歌曲意义深远,迅速成为当地校园的生动教材和“非遗进乡村”“非遗进集市”等系列活动的主题曲,被广为传唱。
据了解,韶关地区共有瑶族盘王节、瑶族刺绣、香火龙、粤北采茶戏、瑶族民歌、珠玑巷人南迁传共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一系列抢救、保护、整理和建设工作,对摸清“非遗”家底、建立系统的保护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文俏
审签|吴瑕
实习生|梁思敏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