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山东省2021年5月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通报》,5月份,全省共报告:法定传染病30417例,死亡22人。请务必做好传染病预防措施......

01

山东省卫健委通报最新传染病疫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省共报告法定传染病30417例,死亡22人

2021年5月(2021年5月1日0时至5月31日24时),全省无甲类传染病发病、死亡报告。

27种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登革热、炭疽、白喉、新生儿破伤风、血吸虫病、人感染H7N9禽流感无发病、死亡报告,其余17种传染病共报告发病14249例,死亡22人。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占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总数的88.95%。

11种丙类传染病中,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无发病、死亡报告,其余8种传染病共报告发病16168例。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占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总数的97.05%。

5月份,全省共报告法定传染病30417例,死亡22人。

2021年5月山东省法定传染病发病、死亡统计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易发传染病信息以及预防办法

流行性感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病因

流感病毒感染,常见甲型、乙型流感病毒。

流行病学

⑴传染源:病人及隐性感染者。

⑵传播: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多发于冬季和冬末春初。

途经

⑶易感者:儿童以及其他易感人群。

临床表现

⑴突然起病,畏寒、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

⑵伴有轻度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⑶病程持续约一周。

隔离和预防

隔离至热退后2天或症状消失为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足口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病因

肠道病毒感染

流行病学

传染源:病人及隐性感染者。

⑵传播途径:直接接触传染源或通过鼻咽分泌物、粪便、飞沫传播;夏秋季多发。

⑶易感者:5岁以下儿童易感;对同类型病毒有免疫力,维持时间尚不清楚。

临床表现

⑴口痛,厌食,低热。

⑵口腔粘膜可见小疱疹或溃疡,舌、颊粘膜、硬腭等处为多,偶尔波及牙龈、软腭、扁桃体和咽部。

⑶手、足掌背可见斑丘疹,后转为疱疹, 2-3天后吸收,不留痂。也可见于臂、腿及臀部,躯干少见。

⑷病程短,症状轻。

隔离和预防

⑴隔离患儿二周。

⑵对患儿的鼻咽分泌物、粪便及污染物随时进行消毒。

⑶注意室内开窗通风,物品消毒等。

⑷接种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的有效手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临床表现

水痘的皮疹以躯干、腰、头皮多见。四肢稀少,呈向心性分布;常成批出现。在同一时间可见斑疹、疱疹、干痂。口腔粘膜、咽部、眼结膜也可见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疹。潜伏期一般为14-16天,尤以冬春多见。如无并发症,整个病程约为2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预防措施

(1)加强水痘防病宣传,教育和培养孩子良好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以免传染病交叉感染。

(2)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流通。

(3)每天晨检,发现水痘患者应及时报告,隔离传染源,患病幼儿必须在家隔离治疗,待结痂干燥后方能复学(自发病起21天左右)。对接触过水痘病人的孩子最好也要隔离观察3周。

(4)接种疫苗。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水痘的有效手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麻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又称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

临床表现

潜伏期短,一般为24小时左右。最长不超过3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预防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上文章来源于山东省卫健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