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支英国远征军,以义律的堂兄乔治.懿律为全权大臣兼全军总司令,伯麦为海军司令,布尔利为陆军司令,海军二千多人,陆军人约四千多人,共六千多人,出动十六艘军舰,四艘武装轮船,一艘运兵船和27艘运输船。

以人数而论,对于拥有八十多万军队的天朝来说,这支由六千多人组成的英国远征军绝对是个小数目。

但这支英国远征军的规模,在西方的殖民史上,却堪称数目庞大。

也就是说,为了一举征服远在东方的这个古老帝国,英国政府已经全力以赴。

英国政府的全力以赴并不代表他们对这场战争没有信心,相反,他们正是对这场战争已稳操胜券,这才毫无保留地全力以赴,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对中国予以雷霆猛击。

英国国会的所有议员,无论是主张开战的辉格党还是反对开战的托利党,他们都认为战争的胜负没有任何悬念,所争论的焦点只关乎道德与罪恶。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就是这支由六千多人组成的远征军,在中国漫长的海岸线上,万里驰骋,来去如风,将清军重兵打造的各类铁壁防线,统统打的粉碎,天朝上下被搅得天翻地覆,毫无还手之力。只看战争过程,实在不是一个等量级!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局,原因很简单——大英帝国有着当时领先于世界的坚船和利炮。

先说坚船,有幸见过英军舰船的清朝大臣是这样向道光奏报的:“大夷船,长三十二丈五尺,头尾宽三丈,船身吃水一丈,出水一丈六尺,周身内外均用白铁包裹,惟底用铜包。船身内有三层,其留一层炮眼者,一面炮眼十八个,每眼安大小炮二尊,一船共安大小炮七十二尊。”

单看这样的描述,如果尚不足以体现英军舰船之高大、抗沉性之好、抗击力之强的话,就拿

同期清军水师的舰船为参照物,比较一下,答案不言而喻。

当时,清军水师最大的船只是福建横洋棱船和广东米艇。横洋棱船长止为8.2丈,宽为2.6丈;广东米艇长为9.5丈,宽2.06丈。且所有船只的船头一般没有保护装置,不能撞击,又因过于简陋,不能负载过重,一般只能配置10门火炮,炮位均安在舱面,炮手无所遮蔽,易受火力杀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和高速进步的英国战舰比,清军水师的最大差距,却还不是体积和火力,而是航速。

虽然从类型说,英国当时的战列舰,还都是风帆型。但比起清朝水师来,英国军舰已经做到用缆绳与装在后甲板上的舵轮连接起来,改变了过去那种靠人力在整个甲板宽的地方大幅度转舵的笨拙方法,大大地提高了军舰的机动性,节省了舵手人数。

船首部纵向三角帆和桅杆之间的支索帆比仅仅采用横帆航行起来更能吃风。横帆因增加了翼帆,使驱动力得到加强。有两桅或三桅,悬挂十余面帆,能利用各种风向航行。满帆时,一艘大型帆船可以挂起36面帆,以30多里的航速破浪前进。

此外,19世纪30年代出现的蒸气动力铁壳明轮船,已开始装备海军。如“复仇神号”战船,尽管吨位小,安炮少,在西方正式海战中难期得力,但因航速快、机动性强、吃水浅等特点,在中国沿海和内河横行肆虐。战斗力简直魔兽级别。

仅以这款“魔兽”说,林则徐那信誓旦旦的“英国战舰进不了内河”的说法,是多么荒唐可笑。

而比这个更荒唐的,就是清军水师的战斗力。

这时的清军水师,全是靠人力划桨并配以少量小型风帆航行,航速慢,经不起风浪颠簸。战船为双桅纵帆,尚未采用转舵装置,继续使用那种依靠7~8人在甲板上大幅度用力转舵的方法。造船工艺落后,与英军军舰相比,战船虽小,但相当笨拙。船体容易腐朽,需要经常修缮,九年以后已基本上不能再用。

这种水平,且不说和英国人比,就是和清朝康熙年间,那场清朝与明郑政权爆发的澎湖海战上,参战双方投入的巨型炮舰比,都是远远不如。有人说清朝水师当时叫原地踏步,其实是客气说法,说大踏步倒退还差不多。

船的差距就已经如此大,更为差距到恐怖的,就是炮。

18世纪后期起,西方世界进入了著名的工业革命时代,其中技术最为突飞猛进的,就是冶铁技术。

英国的铁产量,从马嘎尼来华时期起,基本就是井喷增长。1806年时候才25万吨,1850年就是250万吨。如此恐怖增速,足见其军工水平。

而且英国人不但有数量,更有质量。19世纪20至30年代,英国发明了全金属车床,从而使火炮的制造进入了车床切削铸造时代,制造出来的火炮炮身均匀、对称、光洁,各种尺寸比例和火门的设计科学合理,射击精确度高。

到了19世纪中叶,随着机械制造精密度的提高,火炮所用的游隙值更减少到内径的1/42,这么一来,只要装填较少的火药就可达到较高的速度,且同时提高发射的准确性,再者,由于用药量的减少,管壁即使变薄亦不致于膛炸,连带也使得火炮的机动性大增。

比起英国这细致到极的制作工艺,清王朝这边的状况,就可怜得多了。

在工业革命以前,规模化生产,原本还是中国的优势。在双方都是工场手工业的等级下,以西班牙人门多萨的评价说:明朝的火炮“比我们造的更好,更有威力。”

那是因为,在作坊生产的背景下,中国人可以用人力和独家的技术优势,来抵消军工工艺的劣势,甚至引进来的西方武器,当时中国不但能造,还能青出于蓝,类似“佛郎机”“鲁密铳”之类的火器,就是典型杰作。

可是工业革命以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与造船业一样,清王朝的军工制造业,何止是原地踏步,好些地方甚至是倒退。有些明末清初的装备,到道光年间都已不见了。

但比武器技术更严重的问题,是清王朝的生产水平,1840年前后,年产铁2万吨,只有英国的四十分之一,而且清军大多数的火炮,都是由液态的生铁铸造,铸造出来的火炮质地脆硬,施放炮弹时很容易炸裂,自伤炮手。从安全角度考虑,铸造者就不得不加厚火炮管壁,火炮的重量也就因此大为增加,这,也是清军为什么喜欢用重量作为衡量火炮性能优劣依据的原因。

所以就带来了一个奇特的现象:清军的炮台上,尽是数千斤的笨重火炮,但一旦开打,威力却还远不如英军的小火炮。而且有时候还没打着敌人,自家的火炮就先给炸膛了。

但要说清王朝这边,就简直一无是处了?倒也不是,能和英国人比个强的,就是火药。

当时英军和清军一样,都是用的黑色火药,理论上说,双方的爆炸力是差不多的。但是,也只是限于理论上。

清军制造的火药,以手工作坊或工场生产为主,无法提纯硝和硫,亦无其它先进的工艺设备进行粉碎和拌和,只靠石碾等工艺,硝、硫、炭比例中含硝量过高,容易发潮,难以久贮,爆炸效力低。

而英国的火药制造水平,就与他们的工业水平一样,早已是远远领先。比起清军的小作坊,人家是一整套工业流水线。火药生产如提纯、粉碎、拌和、压制、烘干等工艺已进入近代工厂的机械化生产阶段,其所生产出来的火药坚固、密实、均匀,有一定的几何形状,能保持良好待发的干燥状态,大大延长火药的贮藏期。这就是英人“炮利”的秘密之所在。

战船,火炮,火药,样样都不如人,凑在一起,比比双方的战舰?

英国战舰大体上分为6个“等级”:头3个等级属于3桅横帆大战舰,1级有3层甲板,共配备100或100门以上火炮;2级也有3层甲板,共配备约90门炮;3级也就是作战舰队中的载重炮,有两层甲板,共配备64至74门炮;巡洋舰属于4级,有两层甲板,配备有50门炮。

这样的火力配置,放在当时的全世界上,都是恐怖到巨无霸的级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观中国方面,诚如前面所述,清军水师的木质舰船小,而且简陋,难堪重负,一般只能配置10门火炮,与英军动辄几十门甚至上百门火炮的战舰相比,实在显得卑微可怜。

双方杀伤力的差距,刚才已经说了很多,而放在战场上,还有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差距:射击精度。

在英军的作战理念里,早已有了成熟的弹道学研究,瞄准器具也已具备,使得射击精度大大提高。而清军火炮射击,士兵大多凭经验。也就是说,全凭感觉。

至于射速,这更是个要命的事。清军火炮装填程序复杂,费时多,射速慢,如果第一发不中,则第二发已因敌舰远去而鞭长莫及。火炮每分钟可能达到1~2发,但炮管无法承受持续射击,隔一段时间就需休息以冷却,故每小时平均只可能发射8发,每天通常不超过100发,且铁炮在射击600发,铜炮约100发后,就已不太堪用。

英军重型火炮,射速一般已达每两分钟3发,其程序包括装入火药包,放入炮弹、瞄准开炮、清理炮膛、再装入火药包、炮弹等。1832年清地理学家萧令裕所著的《英咭唎记》中记:其国“有大铳,能于两刻间连发40余次,恐涉于夸,然亦可见其概矣。”

英军舰队以其强大的海军和火炮数,决定了战争的时间、地点和规模。

先不说大炮质量之间的差距,这次来华的英军战舰的载炮数为540门,比虎门九座炮台加在一起的大炮总数340门还多出了200门,数量上就远多于清军,英军如果要进击虎门,虎门根本就守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