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的开国将领在辅佐的皇帝登上皇位后,都会陷入一个尴尬的境地,在创业之初,正是打天下的时候,领导者都求贤若渴,对手下将领推心置腹,乃至兄弟相称。

但是,一旦强敌已灭,皇帝坐稳了江山,安定代替动乱,却又催生出猜忌。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皇帝看待这些昔日老伙计的目光必然不同,他势必要做出抉择,是要求安心还是要顾全情义。

这时,被审视者的态度就至关重要,有时甚至可以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这并非夸大,在历史上就有活生生的例子。

蓝玉案过后,朱元璋召汤和与冯胜入京,二人的态度不同,最后汤和得以善终,冯胜最终被赐死。

蓝玉

可以说朱元璋一开始其实也没有要杀功臣的心思,正相反,他还打算给自己的继承人太子朱标留下实力强劲的名将,好协助他北伐。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朱标英年早逝,朱元璋白发人送黑发人,之前的一切安排不得不重新考虑。

毕竟朱标死后,朱元璋属意的继承人改为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来日朱允炆登基之时,年幼的他肯定是镇压不住这一帮老功臣,所以为了江山稳定,有的人一定得除去,但是也不能无缘无故地发难,必须得有一个由头。

于是在朱元璋的授意下,以及蓝玉案为开端,一场庞大的杀戮爆发了。据记载,被此案牵连而丢了性命有1万多人,并导致了无数开国名将的灭亡

史籍显示,蓝玉案爆发于洪武26年,起因是锦衣卫指挥使揭发蓝玉造反,锦衣卫直属于朱元璋,颇有点运动员是你,裁判也是你的意思,面对这一检举,朱元璋很重视,命令把蓝玉下狱拷问,堪称雷霆手段。

最终审判完毕,蓝玉头上的谋反罪名是摘不掉了,蓝玉本人被判处剥皮实草的酷刑,凡是此案有关的人都要夷灭三族。因此事而被牵连的人高达15,000人,且都是朝廷官员,恐怕当时朝廷都为之一空吧。

正杀得血流成河,这么个敏感时期,突然召他们回京,朱元璋的用意昭然若揭,两位人精不可能看不出来。而面对一样的困境,两个人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最后又达成了不一样的结局。

汤和善终

汤和最后没有被卷进这场杀戮漩涡,得以全身而退,其结果绝不是偶然的。汤和也是朱元璋身边的老臣了,不只是跟随他的时候早,朱元璋还没起事时,两个人就认识,从小一起玩儿的情分。

后来,世事变迁,朱元璋上山做了和尚,又逃离寺庙,遇到的第一个帮手就是汤和。难能可贵的是,汤和跟朱元璋的关系铁,对朱元璋的帮助也大,但他并没有因此生出狂妄,而是时刻摆清自己的位置。

这样的观念贯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就是二人平常出游步行时,汤和也会着意落后朱元璋一步。

朱元璋开始没有根基,创立事业离不开汤和的帮助,要说对汤和没有一丝情义也是假的,汤和也没有辜负他的情义,他作战勇猛,事事不落人后,建树颇丰,谦逊有礼,这是汤和与朱元璋同患难时的表现,而他在天下安定后的举动更为人称道。

洪武21年,朱元璋开始出手收复兵权,当然是潜移默化的。汤和却能见微知著,察觉到朱元璋的意图,为了避免生出芥蒂,他主动上交兵权,这样知进退的举动,让朱元璋不得不对他另眼相看。

洪武26年,蓝玉案发,朱元璋对武将们举起屠刀,汤和不动声色,努力让自己生重病以至于无法起身。

他这一病并没有很突兀,早在洪武23年,汤和就生出急病不能说话,之后病情有所好转,洪武26年,他的病情急转直下,又到了不能说话的地步。

这病情应该是真假参半,一方面他确实病了,并在洪武二十八年病逝,享年七十岁;一方面他的症状未必那么严重,但他有意夸大,是为了示朱元璋以弱势,表明自己在没有反叛之心的同时,也没有反叛能力,彻底让朱元璋安心。看他做足了这样的姿态,朱元璋对汤和放了心,没有对他下手。

冯胜被赐死

冯胜就没汤和那么上道了,平心而论,冯胜也不是泛泛之辈,他极具领兵才能,具有成为名将的素质。

朱元璋讨伐北元时大军分三路,手下大将徐达、李文忠接连败在王保保手下,朱元璋面子上很挂不住,这时候,统领最后一路的冯胜却传来捷报。

这充分显示了冯胜的强大,朱元璋对他十分赞赏,封他为大将军,冯胜的功绩仍在增加,他带着傅友德和蓝玉等人攻打辽东,所向披靡,使敌人无比畏惧,被册封为宋国公。

不过蓝玉案后,有才能不再是晋升的垫脚石,而是一张催命符,越强大就越会受到朱元璋的猜忌。此时把冯胜和汤和召回京,朱元璋主要是想考察一下他们的态度,看看可留不可留。

冯胜的态度和汤和截然不同。史书记载,冯胜和汤和回京后,汤和深居简出,老老实实生他的病冯胜倒是气焰嚣张,不知收敛。他行事无所顾忌,一路闹到锦衣卫都得知了,而且他在太子死后国丧期间娶妻,那可是朱元璋最疼爱的朱标,这简直就是在戳朱元璋的肺管子。

所以,冯胜的考核没有通过,他本人被处死,子孙后代被朱元璋严令不能继承爵位,最后都沦为平民。

小结:

伴君如伴虎,是危险与收益都十分巨大的事,如果施展得当,那么荣华富贵,加官进爵都是可实现的。可要是一着不慎,就会落得满盘皆输的结局。

有时,甚至不需要什么错处,只要君主想,就可以用“莫须有”的罪名铲除臣子,这就是封建君主专制无解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