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夏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大家经常可以在新闻上看到,国外某地因为断电,过高气温导致X人死亡。这些人的死因往往不是因为中暑,而是因为过高气温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

研究表明,人的血管会随着气温的上升而扩张,当气温达到35度及以上时,这个扩张的范围就已经很夸张了,扩张的血管会导致心脏供血减少,更多血液随着血管被运输到体表。另外,气温上升还会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跳加快,所以较为敏感的人会有缺氧的感觉,部分人则会出现呼吸急促的反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夏日当头,我们能做哪些事情呢

1.慢动作、缓用力

这里的慢动作不是让大家像老旧的机器一样半天动一下,而是说在平日行为的基础上稍稍放慢一下自己的速度,并且,生活中也不要出现猛回头,高弹跳这样的动作。对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而言,此类动作会刺激到人体出现血容量不足和血液粘稠度高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患者患有颈动脉狭窄、斑块,这类动作则会诱使劲动脉斑块脱落,导致心梗、脑梗的现象发生。血压不稳定的朋友也有可能因为体内血压突然升高或降低而导致身体出现异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慢进慢出空调房

很多人因为受不了炎热的气温,都会在室内开启空调乘凉。但是,开空调也是有学问的,一是空调的温度最好不要和室外温度差太多,如果不知道怎么判断差太多,那么就在开空调的时候保持一个光身不冷的状态就可以了。

有很多人保持开着空调盖棉被的习惯,对于健康人来说或许看上去很浪漫,但是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朋友来说,这可能就是死神收割的镰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锻炼要适时

很多人都有早期锻炼的习惯,但研究表明,4~10点是心脑血管疾病猝发的高峰时段,约占所有心脑血疾病的百分之七八十,这个数字是很恐怖的。大部分人早上9~10点血压最高,然后逐渐下降,晚上睡觉时血压降到最低。这个差值可以达到40mmHg,醒来时血压可以上升20mmHg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补水要及时

夏天是人体出汗量最大的一个季节,很多正常人在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或运动后,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都会出现虚脱的情况。而作为心脑血管有问题的患者来说,及时补水则是更加重要了。一般来说,在夏季,一天补充2~3L的水是比较合适的,如果条件允许,在夜里补充一次水分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水分不能够及时补充,会导致人体内的血液变得粘稠,极易诱发中风、血栓等情况,所以这类风险的潜藏患者一定要注意补充水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异常要就医

如果在自己家里出现了房颤、中暑的现象,一定不要想着自己挺一挺就过去了,而是要及时去医院治疗,尤其是房颤,在夏季高温的作用下很容易发生进一步的恶化,引发脑血栓等疾病。而中暑则有可能会变成热射病,死亡率高达百分之二十到七十,对于50岁以上的人群,死亡率则达到了百分之八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饮食要调理

夏季的食物选择方面,应该尽量选择清淡的食物,油、咸的食物会导致血压血脂升高、糖分高的食物则会增加血糖。而辣口的食物吃了之后则会增加某些特殊体质的出汗量,所以大家口味还是应该以清淡为主,日常多吃瓜果蔬菜,才是更好的养生之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所以,夏天我们要做好防护工作,尤其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被气温这么一折腾,就更容易出现问题,所以这类人群应该着重提防气温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