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神秘伴星有望被发现?距离地球最近黑洞被发现,或揭开伴星秘密

1500光年是近还是远?近日科学家偶然发现了有记录以来最小的黑洞之一,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接近地球的黑洞。

研究人员将其命名为“独角兽”,它是在Monoceros星座中发现的,即“独角兽”。研究结果将于4月21日发布在《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研究员塔林杜·贾亚辛格(Tharindu Jayasinghe)说:“当我们查看数据时,这个“独角兽-黑洞”就突然冒出来了。”

形成独角兽黑洞的恒星质量大约是我们太阳质量的三倍-属于微小的黑洞。目前这个质量恒星形成的黑洞在宇宙中很难被发现。这个黑洞距地球1,500光年,仍位于银河系内部。而且,直到我们开始对其进行分析之前,它基本上都隐藏在清晰的视线中。

引力绞杀

这个黑洞似乎是一颗红色巨星的伴星,这意味着两者是通过重力连接的。科学家看不到黑洞-从定义上讲,它们是黑的,不仅是视觉上的,而且是天文学家用来测量光和其他波长的所有工具都无法发现。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以看到黑洞的伴星。那颗恒星已经被包括在俄亥俄州立大学的KELT等望远镜系统很好地记录了下来;同时TESS则是NASA卫星,用于搜寻我们太阳系以外的行星。有关它的数据已经广泛可用,但尚未以这种方式进行分析。当贾亚辛格(Jayasinghe)和其他研究人员分析该数据时,他们注意到他们看不见的东西似乎正在绕着这颗红色巨人运行,从而导致该恒星发出的光在绕轨道的各个点处改变强度和外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意识到,某种东西正在拉扯这只红色巨人并改变其形状。这种被称为潮汐畸变的拉动效应为天文学家提供了信号,表明某物正在影响恒星。一种选择是黑洞,但它必须小一些-小于我们太阳质量的五倍,落入一个被天文学家称为“质量间隙”的尺寸窗口中。直到最近,天文学家才认为存在这种质量的黑洞的可能性。目前的情况看,这个双天体系统,或者说这个黑洞靠引力绑架了这颗红巨星,随着红巨星的膨胀,未来黑洞将会吞噬它的物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潮汐破坏是由一个看不见的同伴的潮汐力(一个黑洞)产生的。“就像月球的引力扭曲地球的海洋一样,导致海洋向月球和向月球凸出并产生高潮位,黑洞也会使恒星扭曲成橄榄球状,其一个轴长于另一个轴。”这项研究的合著者,俄亥俄州立大学天文学系主任,大学杰出学者托德·汤普森说。“最简单的解释是这是一个由原来的双星系统演化而来的,其中一颗恒星死亡后形成了这个黑洞,而另一颗恒星正处在演化末期在这种情况下,最简单的解释是最有可能的。”

红巨星的速度,轨道周期以及潮汐力使红巨星扭曲的方式告诉他们黑洞的质量,从而使他们得出结论:这个黑洞大约是三个太阳质量的恒星形成的。在大约过去的十年中,天文学家和天体物理学家一直在想,他们是否没有找到这些小质量黑洞的能力,因为他们使用的系统和方法不够复杂,无法找到它们。或者,他们想知道,它们根本不存在吗?寻找和研究黑洞和中子星在我们的星系是科学家研究的空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告诉他们关于恒星形成和演化的模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恒星演化图谱

但是,按照定义,发现和研究黑洞是困难的:单个黑洞不会像其他物体在太空中那样发出相同类型的射线。对于科学设备来说,它们是电磁静默和黑暗的。人们发现了最著名的黑洞,是因为它们与伴星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了许多X射线,而那些X射线对天文学家是可见的。近年来,发起了更多大型实验来尝试定位较小的黑洞,汤普森说,他希望将来会发现更多的“质量缺口”黑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巨星

当一颗恒星度过它漫长的青壮年期——主序星阶段,步入老年期时,它将首先变为一颗红巨星。红巨星是恒星燃烧到后期所经历的一个较短的不稳定阶段,根据恒星质量的不同,历时只有数百万年不等,这与恒星几十亿年甚至上百亿年的稳定期相比是非常短暂的。红巨星时期的恒星表面温度相对很低,但极为明亮,因为它们的体积非常巨大。在赫罗图上,红巨星是巨大的非主序星,光谱属于K或M型。之所以被称为红巨星是因为看起来的颜色是红的,体积又很巨大的缘故。金牛座的毕宿五和牧夫座的大角星是红巨星,猎户座的参宿四则是红超巨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阳的神秘伴星

太阳有伴星吗?以往好像没有发现过太阳的伴星。科学家们在研究了82颗来自奥尔特星云的彗星轨道之后发现,这些彗星似乎都受到一个位于太阳系边缘、冥王星之外巨大天体的引力的影响,使得它们的轨道都呈带状分布,同时它们到达近日点的时间也会发生周期性变化。这意味着什么呢?是不是太阳真的有一颗伴星存在?1846年,天文学家注意到天王星出现了一种偏离正常轨道的“摆动”,这意味着有一颗新行星对它产生了引力拖拽,海王星由此得以发现。今天,同样的问题又出现在科学家们的面前,但是这次不是行星,而是我们的太阳。到底是什么影响了彗星的轨道呢?路易斯安那大学的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假设。他们认为,在我们太阳系边缘的黑暗地带,存在着一颗神秘的太阳伴星——褐矮星。也就是说,我们太阳系里拥有两颗恒星,这颗褐矮星与太阳相互绕着彼此旋转,它距离太阳大约半个光年左右,表面温度仅为太阳温度的十分之一。

科学家们提出,他们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没有任何其他理论可以解释彗星轨道的奇怪变化。如果这颗伴星是一颗褐矮星,那么质量较小的它将无法进行核反应。由于处在远离太阳的黑暗地带,它根本无法接受较多的太阳光,也不会有任何光线反射回来。所以在冥王星被发现后的70多年里,人们至今也没有观测到它的存在。科学家们甚至还认为,这颗潜伏在黑暗之处的太阳伴星,可能就是给地球带来物种灭绝的罪魁祸首。因为这颗褐矮星的运动速度十分缓慢,它的运行轨道每隔3000万年就会定时“冲”向彗星密集的奥尔特星云,巨大的引力会将星云中的一些彗星“拽”出来,把它们送往近日轨道。如果其中一些彗星撞到地球上,就会造成大规模的物种灭绝。美国已经发射了一架新一代的红外线太空望远镜,它将验证路易斯安那大学科学家们的惊人假设是否正确。如果这颗伴星的确存在,这架望远镜将能捕捉到它的身影。看来,我们只有拭目以待了。太阳伴星究竟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会是一种可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