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指“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三伏天不止是养生的好时节,更加是一个需要避病的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8 年三伏天具体时间

初伏:7 月 17 日

中伏:7 月 27 日

末伏:8 月 16 日

三伏酷暑,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对氧气和养分的需求量增加;另一方面,由于气压偏低、人体大量排汗,体内水分流失多,使血液黏度上升,血液循环受阻,所以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一、伏天千万不能做的7件事情

据医院急诊室大夫介绍,每年三伏酷暑的时候,都会接诊大量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所以大家要格外注意,伏天几件事情千万不能做:

1、夏季少吃瓜,换吃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预防中暑,是大家首先想到的问题。夏季瓜果众多,特别是西瓜,确能解暑,但不可多食。因其性寒,日常可配些红糖姜茶以平衡其寒性。

夏天最好的补气药是西洋参,这是参中唯一一种不上火、不伤阴的参。即便有阴虚、口干口渴的问题,西洋参也照样适用。因为它是气阴双补的,特别是汗出过多,人觉得很疲惫、心慌的时候,适合用西洋参泡茶饮,对苦夏者很有利。推荐以下两个用法:

01生脉饮

清热养阴

【做法】:取西洋参3克,麦冬10克,五味子3克,煎煮20分钟,代茶饮

【功效】:这三味药组成的生脉饮,具有清热养阴、养气生津的功效,尤其适用于夏季保健饮用。

02 西洋参+菊花

镇定安眠

【做法】:取相同配比的西洋参、菊花,热水冲泡代茶饮。

【功效】:菊花具有疏风、平肝的作用,西洋参可镇定神经,二者同食能镇定安眠,疏肝解郁,明目。

更多西洋参搭配,点击文章:《这两味中药一起搭配,堪称整个夏季的最佳黄金养生方》

2、不吃冰饮,冷粥祛湿最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怕热,可以喝常温的凉白开,朴素而养身。如果你能坚持一个三伏天不碰冰饮、雪糕,即使不专门去“冬病夏治”,体内的顽固寒气也能自己好大半。

尤其是一到冬天就特别怕冷、手脚冰凉的亲,记住了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天不能吃冰淇淋,不能吃生冷的,但是冷粥来上一碗还是可以的。这个冷粥,不是说加了沙冰的那种,而是经过冷藏之后,恢复到室温稍带凉意的粥。

推荐药膳:山楂冰粥

【做法】:

  • 山楂洗净备用,糯米洗净,冷水浸泡 2 小时后沥干水分。锅里注入凉水,旺火煮开,倒入山楂,煮 15 分钟后,捞出山楂;
  • 倒入糯米,中小火煮熟,加入冰糖。晾后存入冰箱的冷藏柜,适时取出后,放置室温食用。

【功效】:

山楂冰粥能开胃养脾、消脂益气,更适合老年人食用。

3、吹干头发再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认为,夏天气温高可以不吹干、擦干头发就睡,但实际上这是很不好的习惯!

夏天时,人洗澡特别勤。有的人头发湿漉漉的,就坐在空调屋里,甚至头发不吹干就睡觉,导致“湿邪”在不知不觉中入侵身体。所以,夏天也要把头发擦干再入睡。

4、颈椎、腰身不要对着空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外面一身汗回来或者在运动后,对着空调使劲吹凉风,湿气会借机顺着张开的汗毛孔进入人体,损伤阳气。

现在冬天很少见到真正着凉感冒的病人,夏天反而比比皆是,就是因为用空调导致汗液挥发不出来淤积体内。

在空调房里穿衣服,要过肘过肩,女性不露腰,男性不露颈椎。

5、纳凉熬夜是大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喜欢熬夜,从中医角度来说,睡眠不足就是脾虚的症状,表明体内湿气过重。

三伏这几天应该要补一个午觉,睡睡30~60 分钟都可以。过了 1 个小时的午觉,就会影响晚上的睡眠了。

6、久坐不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天动一动就出汗,现代人不像以前,爱动久坐会使人供血不足,加重乏力和肌肉酸痛,影响湿气的排除。

夏练三伏,就是告诉我们,夏天不可以完全不动,应该要稍微活动一下。

7、夏练三伏,但别傻练

常说的“夏练三伏”,并不是让大家不分时间、地点、情况地去锻炼。

医学研究表明,夏天当气温超过 35℃、日照超过 12 小时、湿度高于 80% 的时候,人体会出汗;且情绪调节中枢就会受到明显影响,人也容易心烦意乱。

这个时候练一练的方法很简单:端坐、闭目、吞津,就是一个好方法。简单步骤如下:

  1. 两臂自然下垂,放在腿上,双目和口微闭,调匀呼吸;
  2. 待口中津液较多时,将其吞咽,可连续吞咽 3 次;
  3. 然后,上下牙叩动 10~15 次,可起到养心安神、固齿健脾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