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河北省开始对民办高中招生大动手术。其中,最令人意外的就是大幅削减市域外民办高中招生的计划。三所由“高考神话”衡水中学在衡水市办的民办中学,招生人数相比2019年出现大跳水。以衡水一中威力,今年该校只在石家庄招收60人,留给保定的席位也只有区区10人,而2019年招生计划起码要比这次多上200多名。

更重要的是,此次政策变动意在严管民办高中掐尖招生的行为。河北省教育厅不久前发话——民办普通高中的招生范围仅限于其所在审批地,该规定最晚要在2024年落地。这一变动背后,是一连串的问题:衡水模式是否影响了教育生态健康发展?以“卷”闻名的河北基础教育,是否过早榨干了学生的潜力?不难发现,今年高考后一些名校收紧了在河北省的招生计划。

公办的衡水中学和其旗下的衡水一中在教育资源上是相通的,利用名校的牌匾和资源办的民校自然也能吸引全省最强的生源来前来就读。有优质生源在手,衡水也能包揽河北省考入清北的半壁江山,不断创造亮眼成绩。同时,这也导致其他地区的生源外流问题严峻。为了保住生源,今年4月保定蠡县“眼疾手快”,提前把400名尖子生收入本地的两所高中。

但其实,就算以后没办法通过跨区域招生掐尖,衡水还有其他方式。一种是学科竞赛生,一种是复读生。复读生不仅不受高中招生政策限制,且可以从全国范围内招收。衡水一中已经招完了2022年高考第一批复读生,若复读生能考入清北学费还能尽数返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