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田间地头,勤于农业推广,精于技术指导。山东泰达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经理张兆彬退伍不退志,勇于创大业,在为农服务中实现自身价值,闪亮青春年华。

走进泰达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映入眼帘的是摆放整齐的农资产品。正是以农资零售店为起点,张兆彬迈出了退伍返乡创业的第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东泰达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经理张兆彬:“当时机缘巧合,遇到一个南方的企业,那种为农民服务的理念是比较先进的,就加盟了一个店,开了一个农资店。开农资店的目的,就是更好地利用他们的技术平台给农户做好服务。”

打铁先得自身硬。为了尽快胜任农业服务工作,张兆彬通过成人高考参加山东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学习,主动向植保、农技专家请教,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相长,尽心竭力为种植户服好务、解难题。

老湖镇展庄村村民张怀超:“前期雨水较大,削完种,种上以后,种块腐烂,找到张总,通过张总的帮忙指导,晾晒加喷沟,腐烂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今年土豆长势喜人,产量能达到预期。”

山东泰达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经理张兆彬:“现在更多的人认可我了,一些问题通过微信、打电话给我说一些症状,拍一些图片,或者把我叫到田间地头看看病害,给他们解决一些问题,公司好的名声和个人专业的名声就在老百姓心里形成了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5年,张兆彬接触到了市农科院专家,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让花生既增产量又提品质,这让张兆彬十分动心,他也尝试开展科研实验,增强为农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山东泰达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经理张兆彬:“像之前避免的一些作物除草剂不敢苗后使用,我们也已经进行小面积的摸索。摸索过程当中,第一减轻了农民的劳动负担,不用再人工除草,能避免(减少)很多劳动成本;第二是产量进行了增加,收益肯定增加。”

农科院在老湖镇展庄村建设了鹰嘴豆生态适应性试验田。

为了确保实验数据准确,全部采用人工播种,张兆彬蹲着把一颗颗种子点到地里。针对种植过程中的金针虫侵害问题,他和省、县农技专家制定方案,在区域实验的基础上开展科学防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东泰达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经理张兆彬:“先小面积进行区域实验,确实一看对庄稼没有伤害,我们进行大面积防治,然后就把这一片鹰嘴豆的金针虫全部就防治下了。这个实验我们正在摸索阶段,如果这个实验一旦成功,农业农村局就会进行推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张兆彬还承担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万书波及其团队的科研试验,将于6月开始实施。

山东泰达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经理张兆彬:“在我们同行业当中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这和我们‘把好质量关、让农民用得放心’有直接关系。下一步,我们继续坚守这一理念,以农民为中心,把所有的工作做好做细,用科技引领农民增产增收,为乡村振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记者】彭海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