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朱家的羊不见了,于是他把家里的佣人都派出去找羊。几个时辰后,佣人们都回来了。书僮手里拧着一只鸭子,丫鬟怀里抱着一只鸡,长工牵着一头牛,老妈子后面栓着一只狗,最牛逼的是厨子,赶着一群猪回来了,就是没有一个人把羊找了回来。杨朱问他们这是怎么回事。他们告诉杨朱:在找羊的过程中,中途出现了很多岔路,他们不知道羊从哪条路跑了,于是随便挑了一条路追了下去,这些东西都在找羊的路上发现的,顺手就把它们带了回来。杨朱很高兴,给每个人都打赏了几吊钱。至于羊什么的,杨朱已经不关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朋友听说了此事,觉得很奇怪,于是就问杨朱:“象您这样的大儒,不可能这样没原则行事的,毕竟您当时要找的是羊,现在羊没找回来,找回这样一群乱七八遭的东西算怎么回事?”

杨朱笑了:“我为什么要找那头羊?因为羊是我的财产,是有价值的,丢失了有价值的东西,肯定要想办法去找回来的啊。找羊的人在中途出现了岔路,这时候就面临着一个问题:是找路呢?还是找羊?他们不是专业的牧羊人,可以依据经验去选择该从哪条路去找羊;他们也不是牧羊犬,可以循着羊的气味找到羊。羊有羊的价值,鸡鸭牛猪也有价值,同样的是有价值的东西,为什么要好羊而恶其他呢?既然他们按照自己选的路,找回了价值相当的东西,又何尝不可呢?无论是找羊还是找路,其最终的目的都了为了寻找曾经丢失的价值。我找的不是羊,是在找回曾经丢失的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朋友回去后,把杨朱的这番话告诉了众人。不久,村里三天两头就出现牲畜走失事件。今天东邻丢了一头猪,找回了一群羊;后天西邻走失了一只鸡,找回了一头牛。在寻找丢失牲畜的路上,人头济济,漫山遍野,他们都在寻找那份自己所谓丢失的价值,根本就不管曾经丢失的东西是什么。

羊有羊的价值,牛有牛的价值,价值相当不见得就是价值对等。对于杨朱而言,他谈的是一个有关价值的理论问题。而至于大多数人,却着眼于价值实践的问题。他丢了一头羊,如果找回的是一只鸡,肯定不会罢休的,当然要再去找点什么其他东西回来,以弥补其中缺失的部分。杨朱当初如果派专业人士、哪怕是一只牧羊犬去找羊,就不会存在岐路的问题,最终找回来的肯定是羊,而不是一堆乱七八糟、所谓价值相当的玩意。这就是所谓水平不够,数量来凑吧。至于价值的取向问题,还是留给别人去琢磨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上内容纯属本人瞎编乱造,观者识其言则罢,至于被臭到了,活该你倒霉,谁让你手贱点进来看,还看得那么认真。(配图来自网络,侵则联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