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记者 王亚囡

这是一次绝无仅有的采访。这是一次终生难忘的采访。这是一次意义深远的采访。这其中有悲情,这其中更有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月2日下午,中国苏州市政府特别顾问、日中文化友好亲善协会会长筒井一法与该会副会长辻光裕以及会员叶卫阳、高瀚等,如约赶赴京都府八幡市市政府,拜访市长堀口文昭。《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总编辑蒋丰也参加了这次活动。

主人一侧,首位空置。摆放在那里的是一张照片。照片上儒雅亲和的面庞,是原八幡市副市长森下彻。2021年4月28日晨,森下彻副市长在驾车前往市政府的路上突发心脏病去世,享年64岁。今年,是森下彻进入政府系统工作的第40个年头。常年负责文化与体育领域工作的他,始终挂念着如何借助文化的力量和体育运动的魅力,发展区域经济,造福民生。事发突然,在森下彻的心中,留着多少理想与愿望,未能实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筒井一法会长曾经作为后辈与森下彻共事多年。在工作中,年龄相差不大的两人结下亦师亦友般的深厚情谊。因工作关系,筒井一法常年往返于京都和中国苏州之间。也是在他的推动下,2006年,中国苏州与日本京都签署合作备忘录,在旅游和教育方面展开深入而长远的合作。在了解到筒井一法负责的日中文化友好亲善协会汇集了中日两国文化、经济、科技等方面的人才之后,森下彻向筒井一法建议,希望借助协会的智慧和资源,行之有效地开发八幡市的旅游文化魅力,增强八幡市城市名片的影响力。如何帮助人口仅有七万的八幡市在京都府众多地方自治体中突围而出,成为森下彻和筒井一法一次次彻夜长谈却始终不变的主题。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就在森下彻与筒井一法经过一次次讨论,选定合作模式,并进行实验性操作的时候,突如其来的事故,让一切戛然而止。为了实现故友的遗愿,筒井一法继续奔忙于中日之间,为提高八幡市的综合影响力,为推进八幡市与海外、尤其是与中国的交流互动而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筒井一法的坚持,感动了越来越多的人。这一次,他是带着象征苏州人民对八幡市民关心和支持的5千枚医用口罩,带着中日友好源远流长、民间交流活力迸发、惠及民生共拓未来的美好心愿,拜访八幡市市长堀口文昭的。

共同的心愿,带来共同的话题,原本预定为一刻钟的捐赠活动,延长至一个小时。八幡市市长堀口文昭指着口罩捐赠箱上“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的文字说,“我知道,过去中国总理周恩来,就提倡日中两国要做到‘相知’,我也非常喜欢这两个字,更希望当代日中两国能够做到‘相知’。我们非常感谢中国苏州政府捐赠的口罩。我们也知道这批口罩走过了不平凡的路程。这更显示了日中两国人民会克服重重困难进行友好交流的。我们也有一定会继承已故森下彻副市长的遗愿,积极推动八幡市与中国苏州的‘草根交流’。”

谈到八幡市文化和自然资源的开发、中日民间的发展与交流,堀口文昭市长更是有说不完的话题。无花果和竹子,都是八幡市的特色农产品。当地对于农作物的施肥、驱虫等,有一套严格的审核制度,因此,这里出产的果蔬更加原汁原味,具有不可取替的原产地优势。

依托这些资源,日中文化友好亲善协会的华人高瀚等人以苏州特产的绿茶为基础,通过增加不同配比的产自八幡市的无花果、竹叶等辅助材料,开发融合中日文化亮点、富含生态科技的“八苏茶”,前期已经在京都的四条大街等地标位置开设体验店,并通过在各大门户网站的宣传积累了好感。而这些,正是八幡市“父母官”们振兴地方经济、整合优质资源、提高国际影响力的发展愿望中的一部分。

八幡市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境内男山之上的那座石清水八幡宫。男山代表了京都的里鬼门。为镇守鬼门,在男山之上建筑石清水八幡宫。

八幡宫的信仰源于九州大分县的宇佐神宫,供奉象征武运之神。目前,日本境内共分布着四万多座八幡宫,而石清水八幡宫则是与宇佐神宫齐名的日本三大八幡宫之一。公元939年,平安朝廷在石清水八幡宫请愿,官军顺利平定了日本三大怨灵之一平将门的叛乱。自此,石清水八幡宫就被看作能够镇护国家的神社,历经千年而魅力不减。江户初年,在德川幕府第三代将军家光的支持下,石清水八幡宫得到扩建。与日光东照宫阳明门造型相近的楼门,流光溢彩;意喻祥瑞的精美雕饰,不输“三不猴”;作庭师重森三玲设计建造的枯山水庭园,用怪石砂砾表现八幡神在大海之上呼风唤雨主掌一切的场面,不愧为国宝级庭园……这一切,都让石清水八幡宫成为规格仅次于伊势神宫的“国社”。

一对造型端庄祥和的鸽子,是八幡宫的代表。和平、互助、共赢,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借助中国市场所蕴藏的巨大动力,带动八幡市的旅游文化资源和地方经济发展,也将是八幡市领导者的共同愿望。接过筒井一法会长代表中国苏州政府捐赠的防疫口罩,接过苏州人民重若千钧的关心与信任,堀口文昭市长代表八幡市政府颁发了“感谢状”,寄望八幡市将乘着中日地方经济文化深度交流的东风,飞翔在更高更远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