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省西南端的永济市蒲州镇,有一处名为“普救寺”的寺院,它距黄河东岸约8公里,与著名的鹳雀楼、蒲州故城近在咫尺。这是一座传奇的寺院,在大唐贞元十七年,它成就了一段不朽的爱情。因为这段爱情,普救寺自己也得以不朽。在此后的时光里,不论是地震损毁,还是战火焚烧,它总能如凤凰涅柴般一次次得以复建。寺院建筑群坐北朝南,立于高约30米的峨眉塬头之上,南、北、西三面临壑,只有东面依平原伸展,地势优越,视野宽阔,居高临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救寺”是永济市名刹,早在隋朝初期就有了。到了唐朝武周年代,又得到武则天的大力支持,普救寺得以大规模扩建,成为武则天的官用寺院。普救寺原名“西永清院”,有一年,永济的节度使作乱,朝廷派兵攻城,久攻不克,当地百姓因战乱背井离乡,四处逃难。有一位老僧为朝廷派来攻城的将军献策:“将军发善心,几日即可破城!”将军真的发善心,发放物资救济百姓,几天后真的破城,未伤一兵一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此,该寺院就改名为“普救寺”。戏曲《西厢记》的剧情故事和地点就是发生在“普救寺”的。?张生和崔莺莺相遇的那座合利塔和整个寺院,损毁于明代嘉庆年间的一场大地震。但仅仅7年之后,这座塔就得到了复建。而后,该寺院又躲过无数灾祸,屹立至今。现在的普救寺建筑布局分东、中、西三条三轴线,西轴是唐代的;中轴是宋金两代的;东轴是明清时期形制的。远眺普济寺,规模恢宏,别具一格、雄浑庄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寺后是一地势高低起伏,形成活泼的园林花园,园内有叠石假山,荷花池上亭桥相接、湖山相衔。莺莺的“拜月台和屹立在寺中的莺莺塔,不仅形制古朴、蔚为壮观,全都掩映在青松翠柏、千竿修竹之中。寺内有座方形的砖塔,很久很久以前的时候,是座舍利塔,到了后来叫“莺莺塔”了。要是有人在“莺莺塔”塔轻轻地敲打几下,塔中就会发出很好听、很好听,十分悦耳的蛤蟆叫声,据史料称:“普救蝉声”为古时的永济八景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座“莺莺塔”同北京天坛回音壁等并称为“中国现存四大回音建筑”,“莺莺塔”和缅甸的摇头塔、匈牙利的音乐塔等并称为“世界六大奇塔”。普救寺这座曾谱写过《西厢记》的传奇寺院,也因为这段爱情故事成为著名的游览胜地。不论是地震损毁,还是战火焚烧,总能如凤凰涅架般一次次得以重生,因为一段爱情的不朽,普救寺自己也得以千年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