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为什么不留在家乡,学知识不是为了留在家乡,而是为了摆脱贫困的家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工程院于2021年6月2日发布了“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进入第二轮评审候选人名单”。其中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共29人,作为能源大省、矿产遍地、八大矿院之一、煤企林立有多个世界500强的山西,这次依旧榜上无缘。这是偶然还是必然,值得深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要想出院士那就需要有先进的实验室和科技领军人物,还需要有重视科技创新和吸引人才的体制环境。

山西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了,山西在《十四五”新基建规划》中明确指出要超前部署创新基础设施。

力争国家实验室、国家大科学装置实现零的突破,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新建海外高端研发机构5个以上;建成山西省实验室1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00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100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30个;新增5个以上国家部委创新平台,新增2—3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科技成果中试熟化与产业化基地10个,加快技术创新应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创新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

我们不难看出山西省在提高科技创新的决心和所作的努力,但如想摆脱目前的创新困局。光靠先进的验室还是不行的,还需要大量的科技型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有人” 这才是目前最重要的问题!

山西目前对人才吸引能力有限,人才外流现象较为严重,造成综合型、复合型人才资源紧缺。

要想补上这个短板,这还需要进一步创新机制用才、打造平台聚才、创优环境引才、深化改革育才,才能造就数量多、结构优、素质高的人才队伍。

山西近些年来之所以落后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人才流失绝对是个主要因素。

人才是引领社会发展、企业成功的关键要素,人才储备也是城市发展产生源源不断活力的重要条件。现在国内各个大城市频频出台一系列的落户安家政策,甚至针对优秀人才的用人机制也可因人而定,足以说明抢夺人才的重要性。

山西目前的吸引人才的机制,别说去全国抢夺人才了,就连土生土长在山西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和研究生都想往外跑了。

我身边有两个山西医科大学毕业的医学研究生,虽然内心想留在山西,离家人和熟悉的环境近一些。但是现实的处境真的很艰难,只要一和那些跑去南方发达城市的同学交流,人家又得了安家补贴,平时日常收入还高。回头再想想自己刚参加工作收入低在省城太原还得租高价房子,没想到这些就在犹豫纠结中徘徊,也只能安慰自己用省吃俭用来坚守家乡情怀!

山西出去的名牌大学生、出国留学生比比皆是;出去能有一番作为,在全国、全世界斩头露角的也不在少数。有人说:他们学了知识不回来发展家乡,而是学了知识为能摆脱困顿的家乡我觉得这个观点不好评论,但是我敢说绝大部分人都是热爱自己的家乡的,只是我们都是普通人,都得柴米油盐、都得衣食住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太原理工大学的党委书记郑强,自从来到山西后实施了一系列举措来招揽人才,其中学术带头人年薪60w,安家费120w,聘教授;青年才俊,年薪35w,安家费80w,聘副教授。人才是大学发展的根本。郑强这几个月招聘了很多人才。据报道,半年时间,共招聘了9批博士,一共207人。而且还在清华、北大举行专项招聘,招聘了清北博士10名。郑强书记为太原理工大学发展所作出的努力,为人才培养建立机制的成效也是有目共睹的,在这里为这位已过花甲之年还在为教育事业辛勤耕耘的老黄牛点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朋友们你们觉得人才不留在家乡往外跑的原因是什么,是收入问题、还是个人才能得不到发挥、还是招揽机制的问题呢,欢迎留言交流。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zhksgzh@163.com,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