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出世间”,是佛家经常使用的一对概念。

由此还引申出许多相关的说法,比如“世间法”与“出世间法”、“世间智”与“出世间智”,等等。

“出世间”是指离俗避世吗?

很多人从字面上理解,认为“世间”就是指人世间,或红尘俗世;

而“出世间”就是要脱离社会,跑到深山幽谷、方外小岛等没人的地方隐居、闭关,乃至逃离人间,到诸佛的净土里去。

这样理解这对概念,恐怕是有偏颇的。

虽然有时,佛家也以“世间”指世俗之事,以“出世间”指佛法;但这两个概念对举,主要还是从修行的角度来讲的。

佛家所谓“世间”,梵语为loka,音译作路迦,即毁坏之义。

在佛家看来,世间万象,皆因缘和合而成,生灭无常(故有毁坏之义);众生由于无明和我执,生起诸烦恼,起惑造业,沉沦生死苦海,无有了期;

而通过对佛法的正信和修行,如实观照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止息了烦恼的扰动和诸苦的逼迫后,便达到不生不灭、寂静常乐的涅槃境界(涅槃寂静)。

“三法印”

一切生死之法,即为世间;而涅槃之法,即为出世间。

此外,在“出世间”之上,佛家还别立“出出世间”,勉励修行者不断努力精进,超越一般之“出世间”。

如:大乘菩萨道修行的“十地”(十个重要阶位),初地、二地、三地称为世间行,四地至七地称为出世间行,八地以上则称为出出世间行

又,有的佛典中将外道、凡夫之智,称为世间智;声闻、缘觉之智,称为出世间智诸佛、菩萨之智,称为出世间上上智

等等。

可见,“世间”和“出世间”这对概念,主要应从修行的角度来理解,方契合佛家的本义。

修行路上

对此,著名佛教学者周叔迦先生曾指出:

“佛教所说的‘出世间’,就是要经过修学止观(即禅定和智慧),认清因果的规律和无我的真理,在一切时、一切处、一切事业中断烦恼、破无明,而尽一切力量做利益众生的事。”

“反之,不明白因果规律,从我见出发,放纵烦恼和无明,作自私自利的事,就是‘世间’。”

他还说:“凡从我见出发所作的事业,其成果都是可破坏的;而从无我出发,随顺因果规律,对治烦恼和无明而作的利他事业,其成果是不可破坏的。前者便是‘世间’而后者便是‘出世间’。”

“如若不明了‘世间’的正确意义,而错误地以为社会就是世间,而因为佛教说要出世间,便要脱离社会,逃避现实,只顾个人的得失利害。这样修学,无论如何都永远是在世间之中而不得出世间的。”

断烦恼,破无明

著名佛教学者陈兵先生也指出:

“所谓世间,只不过指自心的邪见、我执、贪、瞋、痴、慢、嫉等无明、烦恼;

所谓出世间,并不是要人离俗避世,躲进深山无人迹处去闭关,不是逃离人间到诸佛净土里去,而是以智慧断除或转化自身的无明、烦恼。”

正如禅宗六祖惠能大师那首脍炙人口偈语所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惠能大师还有一首偈语说:“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邪正俱打却,菩提性宛然。”

“世间”和“出世间”,不是看你身处何处,而是一种修行的境界,人生的境界,看你是否已修得一颗离无明烦恼的清净心。

要在世间去修出世间,又要以出世间之心,入世间去作利他的事业。“世间”与“出世间”,本来是一体不二的!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对于佛家的“世间”和“出世间”,你怎么看?

欢迎留言发表高见!

-完-

【如果你觉得不错,欢迎点赞和关注我们,码字不易,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