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骄阳似火,农历六月来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农历六月并没有特别的节日,只有酷暑难耐的“三伏天”,让人不禁感慨时节如流。然而在湘潭,每逢农历六月六,人们总有耍“禾花灯”、吃水鱼的习俗,那句“六月六 水鱼炖羊肉”的俗语在民间流传已久。

禾花灯”属于“龙舞(湘潭火龙)”表演系列,在湘潭已经传承140余年,是传统舞蹈类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9年,“映月潭水鱼制作技艺”被评为传统技艺类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些既是湘潭独特的文化现象,也体现着湘潭人民的勤劳智慧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火龙舞传人舞动火龙,祈福五谷丰登。(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罗韬 摄)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谷桔 实习生 王心慧

序 章

农历六月初六(7月15日)的下午,岳塘区荷塘街道竹埠村比平日更热闹一些。

负责舞龙的尹升,提前调整好了工作,下午2点多,他赶回老家竹埠村,其他一众舞龙伙伴也陆续从四面八方赶了回来。很快,主持起猖仪式的、奏乐的、举牌灯的,各“岗位”工作人员都已就位。

尹国军是龙舞(湘潭火龙)第七代代表性传承人、竹埠村火龙灯协会会首。3点左右,他带领众人来到存放火龙灯灯具的地方,先后将灯具悉数搬出并摆放在堂屋中,然后将油纸捻子放入龙灯把子中,再以龙衣布连接起9个龙灯把子,鞭炮、蜡烛、香案等也是必不可少的。

村民们也在用各自的方式做着准备。“你不听话,晚上就不带你去看火龙。”见3岁的孙子闹着不肯好好吃饭,老张装模作样地教训起来。这么小的孩子哪里懂什么是“火龙”,但他一定觉得这是有趣的游戏,不能错过,瞬间就变乖了。

人们都在期待夜幕降临。

起 舞

晚上7点半左右,活动开始了。

龙灯把子里的油纸捻子点燃之后,沉睡的“火龙”苏醒了!它“飞”往尹家老屋大王庙,那是第一项活动“起猖”仪式的举行地点。

眼前这个大王庙长宽约为1米、高约2米,庙虽占地面积不大,却承载着村民们的愿景。“祈求风调雨顺,家家清净,户户平安……”在杀鸡、鸣炮的同时,龙舞(湘潭火龙)第六代代表性传承人宋国林主持了起猖仪式,意即告知神灵当天舞火龙的活动情况,以此祈求上苍的庇佑。

随后,9名火龙舞舞者吆喝起来,在大王庙前熟练地耍起了“打纽丝”的套路。只见“火龙”时而左右盘旋,时而上下翻腾,明亮的龙灯在暗夜里绽放出耀眼的火花,现场迎来第一波小高潮,村民老张3岁的孙子高兴得直拍手。既然是耍“禾花灯”,重头戏当然是在田间地头舞龙。伴着热闹喜庆的锣鼓声,“火龙”在稻田间游走,又在田垄上“耍”了起来,村民们纷纷跟随其后,成为夜幕中的一道独特风景。

“耍‘禾花灯’的寓意,是对天地万物的一种感恩,同时是一种祈福。”尹国军介绍,以前遇干旱或虫灾年,人们就耍龙灯进行祭祀活动,祈求大王老爷和龙王爷降雨除虫,保五谷丰登。在并未掌握先进生产、生活技术的过去,人们面对自然虫害稍显无力,只好通过祭祀的方式来表达愿望。

传说之外,另藏玄机。尹国军继续介绍,古时耍“禾花灯”时正是禾苗吐穗时节,而火龙灯以明火示人,灯内有特制的油纸捻子,其制作过程中需放入沸腾的茶油中浸透,茶油之中则加入了蜡烛、硫黄等,有防虫防蚁的作用。“禾花灯”结束后,一些村民还会将未烧完的油纸捻子捡回家中,用以驱虫。

火龙“起猖”,在庙前祈福。(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罗韬 摄)

传 承

舞龙是我国的传统民俗活动之一,竹埠村的龙舞(湘潭火龙)是以唢呐、大锣、大鼓、钹等民间乐器伴奏,9位舞龙人结合走、跑、跳等动作,通过旋转、翻转、穿插手中所举的火龙灯,演绎各种故事的龙舞形式。“舞故事”也成为湘潭火龙舞最大的特色,以龙头为总指挥,龙尾相随,首尾兼顾,配合默契,舞出“骑龙送子”“送财神”“摇钱树”等传统故事,不仅呈现出丰富的视觉效果,其内容亦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这一习俗在湘潭由来已久,竹埠村也坚持得很好,有140多年了。”作为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尹国军做了很多调查,他发现,以前耍龙灯是湖南地区广泛存在的民俗活动,但至今保留这一习俗的地方并不多。竹埠村是一个已拆迁大部分的城中村落,至今仍坚持每年举行两次舞龙活动,实属难能可贵,这背后是竹埠村人们对本土文化不遗余力的传承。

“火龙”的龙头正是由尹国军舞动,在他身后,是一群薪火相传舞龙人——村民付春山已年过六旬,炎热的天气也不能阻挡他耍“禾花灯”的热情。今年30岁的尹升,每次舞龙时不论多忙都会赶回来,他从小受到耳濡目染,十五六岁开始正式舞龙,如今已经成长为第九代代表性传承人。“我以后也要成为舞龙队的一员!”9岁的庄浩宇是村里最小的舞龙人,他负责举龙珠。虽然还不能完全领悟舞龙的含义,但他显然已深深喜欢上了这项传统技艺,每逢周末就会回村跟长辈们学习舞龙。近几年,尹国军还把龙舞(湘潭火龙)送进了湘潭各个学校,在竹埠村以外的地方,“火龙”的火种正在熊熊燃烧。

时过境迁,与古时相比,新时代背景下的“禾花灯”已然有了新的内涵,那是一种地域文化的象征,是对故土乡愁的一种承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