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躺板板、睡棺棺,然后一起埋山山……”最近,在各大网络平台,一首关于蘑菇的歌谣莫名其妙就火了起来,并且一度登上了热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真别说,当魔性的配词搭配上最近大火的某奶茶品牌主题旋律,真的是今年最为恐怖的童谣没有之一了。随着雨季的来临,转眼又到了一年一度吃菌子的季节,这首歌更是勾起了许多网友关于吃蘑菇的魔幻回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玩笑归玩笑,当我们看到各种网友关于蘑菇中毒的新奇回忆的同时,这些毒蘑菇也带走了不少人的生命。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食物中毒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25日,中国去年将近8000人因误食毒蘑菇引起中毒,导致74人死亡。

去年10月16日,贵州3人因食用“毒蘑菇”后中毒导致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失被送入医院ICU治疗;
同一年6月,重庆一村民上山捡蘑菇“尝鲜”,一家四口中毒进医院……

究竟是什么魔力,让很多人即使是冒着生命危险也要一尝蘑菇的鲜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许多人冒死一尝蘑菇的秘密在哪里?

其实,人们对于蘑菇的偏爱,源于其中让人欲罢不能的鲜美味道,最重要的是大部分的它们长得还蛮萌的,换谁又能拒绝得了呢?

蘑菇的鲜美,源于它蕴含的多种鲜味活性物质,主要包含以下几大类:

第一类就是蘑菇当中游离氨基酸,主要包括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精氨酸、丙氨酸等。我们平时吃的金针菇、茶树菇、平菇里都含有它

另一类是核苷酸类鲜味物质,比如鸟苷酸、肌苷酸、黄苷酸等。草菇里主要就是这一类的鲜类物质。

而这两大类鲜味物质更神奇的是,它们是可以同时作用的,简单的来说,就是能“鲜上加鲜”。如此一来,换谁估计都无法抵抗各种蘑菇的魅力了吧。

追求美味,这些蘑菇鉴别法则有效吗

出于对美味的追求,有很多人更是对每年当季的野菌子爱得深沉,更有一套自己的有毒蘑菇鉴别法则,真的有用吗?

颜色艳丽是毒蘑菇

还真不一定,蘑菇的有毒与否并不只是会在颜色上告诉你。一些颜色和我们平时吃的蘑菇差不多的也可能有剧毒,如白毒鹅膏菌,但我们觉得颜色艳丽有毒的蘑菇比如鸡油菌、褶孔牛肝菌确实无毒可食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虫子的蘑菇是无毒的

蘑菇如果虫子吃了都没事,那么人吃了应该也不会有问题。虫子能吃的我们人还真一定能吃,人类和虫类之间对于毒素的反应有着很大的区别,有些有毒的蘑菇同样还是会长虫、生蛆。

长在松林下面的蘑菇无毒

这就更没有依据了,首先,我们平时所吃的绝大多数蘑菇都喜欢阴暗、潮湿的生长环境,反而是一些有毒的蘑菇比如毒鹅菇、毒红菇喜欢长在松林这样干净的环境里。

野生蘑菇种类繁杂,自然界中,目前已知的毒蘑菇就有500多种,而且很多毒蘑菇与一些野生食用菌极其相似,单单凭借我们的肉眼很难分辨出来,鲜美味道虽然让人向往,但是为了我们的生命健康,还是尽量远离这些来路不明的“红伞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