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韩建军 通讯员 王全伟)日前,记者从商南县获悉,为保障辖区广大群众能够安全度汛,该县十里坪镇立足辖区山大沟深、河道集中、人口分布散等严峻的工作形势,坚持“以人为本、救人为先”的首要目标,树立“安全第一、防抢救相结合”的工作理念,推行“行业分级、镇村统筹”的责任机制,探索建立“七大体系”,高质量修编制订了防汛度汛预案,为指导全镇做好防汛救灾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建立组织领导体系。全面落实防汛救灾行政首长负责制,按照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的原则,成立防洪度汛防御领导机构,下设预警监测、应急抢撤、后勤保障、医疗救援等4个工作小组,探索建立镇村组三级责任包抓体系,明确了“主要领导抓总、分管领导指导、包村领导协调、村组具体落实”的四级工作职责,确保突发应急情况能够科学指挥、有序调度。

二是建立监测预警体系。严格落实“预警到镇、预案到村、责任到人”工作机制,成立监测预警领导机构,抽调27个村级滑坡体监测员和13名镇干部组建监测预警小组,探索建立“指标监控、应急响应、程序启动”镇村组三级预警监测体系,以“雨量、水位、滑坡程度”为主要指标,常态化开展预警监测,根据实际随时作出准备转移和立即转移响应,全力做到监测不间断、指标精细准、响应及时到。

三是建立信息联络体系。严格执行24小时领导带值班、重大情况日报告制度,要求村级监测员对隐患点进行日常巡查和雨天24小时监测,密切关注灾害性天气,及时查询与收集实时汛情与灾情信息,确保第一时间掌握全部情况。动员离退村干部、辖区党员、民兵队伍、老水利工作者等社会力量,全面组建镇、村、组三级防汛联络网格,实行分片分组、包人包户应急联络工作机制,在遇到强降雨及河道涨水时,采取电话、微信等线上连线与喇叭、锣鼓、逐户告知等线下通知相结合的方式,将撤离命令、撤离路线、安置地点等通知到家家户户,全面筑牢防汛救灾信息联通堡垒。

四是建立应急抢撤体系。根据镇情实际,成立镇级应急抢险大队、村级应急抢险中队、危险区域应急抢险小队三支力量,指导13个村细化制定暴雨、洪涝灾害应急抢撤预案,明确包抓人员、响应信号、抢撤路线、安置区域,同时要求各村组建一支不少于10人的应急摩托车队,一旦公路、通讯、电力等中断后,立即参与抢险救灾和信息传达,确保汛情来临响应迅速、抢撤及时。

五是建立物资保障体系。根据镇村实际,成立镇物资保障领导机构,设立集镇储备中心和13个村级物资储备站,明确专人负责保管防汛物资,落实业务干部定期不定期对各类防汛抢险物资进行检查整理,探索建立应急物资联储、联管、联调机制,对各村储备物资实行台账管理、定期清库、及时补库、分类储备、统一调配,确保紧要关头物有所需、物尽其用。

六是建立隐患排查体系。明确防汛分片包抓责任人、地质灾害隐患点、主要河道等各级检测员工作责任,对泥石流、塌陷、河道沿岸的住户群众、排洪沟进行全面排查、登记造册,组织专业人员对存在隐患的排洪沟清障疏通,为排涝做好各项准备。敦促各村落实专人,对山体斜坡下方住户、排洪沟、河道沿线等83个隐患点进行动态监测、巡查,做到汛期不过,排查不止。同时,指导各村统筹辖区内熟悉村情、知晓路况的青壮年群众,成立一支应急搜救队,在灾害到来时,逐组逐户对撤离情况进行断后搜查,确保每名群众能够及时有效得到救援帮助。

七是建立责任追究体系。由分管领导牵头,带领相关业务干部定期不定期深入各村对防汛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对发现的各类问题,责令限期整改到位,确保汛情出现时能有效抗御、险情出现时能及时排除、灾情出现时能迅速出动,对不服从指挥调度,因玩忽职守、临阵脱逃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的,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追责问责,切实形成了层层传导压力、级级职责明确的良好工作氛围。

编辑:崔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