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源自网络

到了夜间,淄博的温度便没有了白日里的炎热,风吹而过竟有些丝丝凉凉的感觉,漫步在公园之中,便听远处传来丝丝缕缕间好听的旋律,我屏气停足静静聆听,只觉其韵悠悠,引人心魂,鬼使神差般使我不由自主得寻觅这乐声的源头,直至走到临水间的那座凉亭之中才发觉有两位老人在演奏着......

临近听,那丝竹之音靡靡入耳,其韵悠长,待风静乐停我走向前去询问那石桌上的各种乐器,两位老人耐心的给我一一讲解着,老人说,这些都是中国古时盛行的乐器,它们都在静静等候着可以唤醒他们的传承之人,只是如今每件的传承者少之又少......

看着那件件乐器静静地躺在那里,心中不知能表达什么,于是乎我便问道刚刚的曲目是什么,是使用何种乐器演奏的,老人说那曲目名为《韶》,他们二人是用古琴和埙演奏的,我听后直夸二人技艺精湛,二人笑着给我讲述着《韶》的由来。

原来,《韶》最初是咸黑所作的声歌,原名《九招》,虞舜时代的质又修订过,故后世又称此乐为《韶虞》。《箫韶》之名,是由于此乐舞以排箫为主要伴奏乐器的缘故。夏代开始进入奴隶制社会,乐舞内容从氏族社会中对于图腾或大自然的歌颂转向对奴隶主统治者的歌颂。

《韶》在淄博这里盛行数百年,是最具齐文化特色的地域音乐。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这是孔子在《论语·述而》中所叙述的场景,当时孔子入齐,在高昭子家中观赏齐《韶》后,如痴如醉,三月不知肉味,并发出了“尽善尽美”的赞叹。

古人的智慧为后世留下了丝竹箜篌随风起,余音袅袅空不绝的各篇传世佳作,夜色转凉,我帮着两位老人收拾好了乐器,目送着他们离开,心中感慨:他们就是这些乐器的发声者,为传统乐器发声,告诉后者这些乐器的故事,让他们将古人的技艺和佳作传承下去,让明珠不在蒙尘!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