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7月22日央广网报道: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CNCERT/CC)编写的《2020年中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报告》于7月20日正式发布。报告显示,2020年APP违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治理取得积极成效,但个人信息非法售卖情况仍较为严重,联网数据库和微信小程序数据泄露风险较为突出。国内50家银行发布的小程序中,平均1个小程序就有8项安全风险。

近年来,微信小程序发展迅速。每个人的微信首页往下一滑,基本都能看到数十个微信小程序。各小程序凭借着它们占内存小、功能齐全等优点,替代了一些APP存在于人们的手机里。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微信小程序,它们同样影响着用户的信息安全。“平均1个小程序有8项安全风险”,是该管管了。

手机APP的开发,需要一定的技术门槛。而在网上搜索“个人如何制作小程序”,会出现很多经验方法以及免费模板。制作门槛低的特点,让微信小程序泛滥,内容质量也参差不齐,甚至于,一些违法违规的内容,也利用小程序的外壳来躲避监管。另外,一些无法上架的手机APP,利用微信小程序的形式钻进了用户手机。另外,小程序的进入界面,虽然也会出现是否同意使用个人手机号、微信昵称、头像等弹窗,但点击“同意”的同时,用户的个人信息却不知何时就会泄漏。

对于手机APP存在的私自收集个人信息、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私自共享给第三方、强制用户使用定向推送功能等行为,今年工信部依据《网络安全法》《电信条例》等法律法规开展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工作,60款APP被下架。对于APP的监管和整治,有健全的法律法规以及有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对比之下,对于微信小程序的监管治理力度则显得极为不足。

不可否认,微信小程序的推广和使用,顺应了用户的生活习惯,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例如,疫情期间需要使用健康码,人们不必为此专门下载一个APP,打开微信相关的小程序就很方便。但是,对于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关部门应对微信小程序进行必要、有效的监管与治理。这不是要让它消失,而是它更规范、高质量地存在。

文/蒋瑜媛(广西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蒋瑜媛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1/07/23/9697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