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文中野。

这里,是当年璀璨的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记载着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文明的交汇。

这里,是古老的佛国,有着非常深厚浓郁、神圣虔诚的佛教文化。

这里,是火焰山下一处寸草不生的荒漠,却埋葬着一个辉煌王国的全部秘密,全部尊严。

是的,这里无论曾经有着多么灿烂的文化,多么美好的文明,都是过去了。

现在,这里只剩下千里大漠,万里黄沙。

但是,一望无垠的大漠,也遮挡不住它曾经的辉煌,漫天飞舞的黄沙也埋葬不了它往日的文明。它的名字将永远被历史所铭记。

这个荒漠中的古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它叫什么名字?

它和玄奘法师到底有怎样的渊源?

它为什么会被荒漠埋葬,最后消失不见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火焰山南麓的古老王国:高昌古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昌城最初建于公元前1世纪,最开始被叫做“高昌壁”,

它在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以及政治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上,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自汉唐以来,高昌是连接中原中亚,欧洲的枢纽,经贸活动十分活跃。

世界各地的宗教也是经由高昌传入中原。

可以说,高昌是世界古代宗教最活跃,最发达的地方,是世界宗教文化荟萃的宝地之一。

据说,高昌曾经是西域国家车师前国的领地。

汉武帝刘彻派大将军李广利去大宛求汗血宝马。

然而军队大败而退。

汉武帝大怒,不许汉军进玉门关。

于是,这支队伍来到吐鲁番。

这里气候宜人,于是李广利决定,让军中的伤员们在此休养生息。

从此,他们便在这里定居下来。

此后,高昌人口不断增加,经济日渐繁荣。

由于“地势高敞,人庶昌盛”而得名“高昌壁”。

高昌古城位于吐鲁番市东45千米处的火焰山南麓的木头沟河三角洲,

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

虽然经历了2000多年的风吹日晒,雨打霜淋,

但它的轮廓却依旧清晰明了,它的城墙依旧气势宏伟。

高昌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

在高昌王国鼎盛时期,还流行过汉文化。

当时,汉魏儒家文化居主导地位。

被当今学者称为“高昌的历史活档案,是吐鲁番地区的地下博物馆”的阿斯塔那墓中,还出土了举世惊叹的《伏羲女娲图》。

伏羲女娲都是人首蛇身,伏羲左手持炬,女娲右手持炬。

二人相向而拥,周围还画着各种星象图,

这和中原地区发现的伏羲女娲图是一致的。

汉唐时期,世界各地的宗教先后经高昌传入中原,

高昌也成为了世界古代宗教最活跃,最发达的地方。

说到宗教,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佛教

而说到佛教,就不得不提起一个人,大家都不陌生,没错,就是玄奘。

玄奘和高昌有怎样的渊源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故事要从629年说起。

有一个叫做玄奘的佛教徒,为了寻找心中真正纯粹的佛教教义,

冒着杀身之祸离开了长安。

他出玉门,经高昌,沿着丝绸之路到印度,游历如今的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诸国,历时17年。

后来,他回到高昌,诵经讲佛,还和高昌王拜为兄弟,留下一段千古佳话。

但是,历史上也有人说,玄奘是一个“偷渡犯”。这是怎么回事呢?

佛教约在公元前1世纪传入高昌地区。

到了隋唐时期,佛教在高昌日渐昌盛,佛教发祥地的天竺就有僧人到高昌宣传佛法,游历讲经。

到了唐朝后期,佛教在高昌国达到了空前的一个繁荣程度。

629年,27岁的玄奘为了探求佛法,求得真经,从而踏上了西行的旅程。

这和我们耳熟能详的西游记可是不同的,可以说,玄奘是“冒越宪章,私往天竺”。

也就是说,玄奘违背了朝廷当时禁止百姓擅自西行的规定,私自去往天竺。

一路坎坷,颠沛流离。

这也可以看出,玄奘法师对于佛教信仰的坚定和诚意。

其实,在627年的时候,玄奘曾经求朝廷允许他去西方求经,但是没有获得朝廷批准。

也就是说,名扬天下的大师,当时是一个偷渡犯。

没有唐朝通关文书,没有寺院证明文件,也没有权贵阶层的支持举荐。

唐僧这一路可以说是历经磨难。

终于逃出了边关守将的追捕,开始了取经之路。

除了官府的层层排查,玄奘面临的还有沙漠里恶劣的环境。

这个时候,玄奘的向导也打起了退堂鼓,他留给玄奘一匹瘦弱的老马,告诉玄奘,你在沙漠中行走四天,如果看到绿洲,就说明走对了方向。

于是,一人一马继续前行。

又累又渴的玄奘最后昏倒在了马背上。

当他醒来时,终于看到了那一片绿洲——正是富饶的高昌国。

于是,玄奘在高昌国讲经。

因为他讲的非常好,所以备受推崇,也深得高昌国国王的敬佩。

高昌国的国王就希望能把这个人才留下。

可是玄奘心里的梦想还没有完成,他婉言谢绝了高昌国国王的邀请,执意要去西方取经。

为了留住玄奘,高昌国国王甚至计划着将女儿嫁给玄奘,仍旧被玄奘婉言谢绝。

这刺伤了国王作为一个君主的自尊心,于是国王威胁玄奘,要么留下,要么回国,别想西行!

玄奘毫不犹豫的回答,你能留住贫僧的尸骨,也留不住贫僧的心。

玄奘开始绝食抗议。

就在他快要被饿死的时候,高昌国国王终于看不下去了。

他不忍心一代高僧就这样死在自己的国家,于是允许玄奘继续西行。

玄奘也向他承诺,学完经法以后,一定会回到高昌讲经一个月。

就这样,玄奘带着高昌王写的24封致西域的通关文书,继续踏上了西行的道路。

临行前,他也与高昌王结为兄弟,成就了一段美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昌吉利”的神秘密码

1928年,考古学家在新疆哈密吐鲁番发现一枚“高昌吉利”古钱。

40多年后,西安何家村出土的唐代古钱收藏者收藏的宝贝中,也有一枚一样的“高昌吉利”的古钱。

这质朴敦厚的钱貌,不仅让人感受到了西域古国浓郁的少数民族气氛,

也引发了人们对扑朔迷离历史与残存遗留的旧址的遐想。

“高昌吉利”是一种特殊的钱币,当时并不是在市场上流通的,用来交换贸易的货币,而是类似于现代的纪念币,用来赏赐或者馈赠。

钱币上的“吉利”二字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呢?

有人直观的认为,就是大吉大利的意思,

但是,这种推断和高昌国当时的历史文化状况是不符的。

那这个“吉利”是什么意思呢?

据专家研究,“吉利”二字应为突厥语“ihk”或者“ihg”的音译,意为“王”。

因此,“高昌吉利”应该是“高昌王”的意思。

此钱币的铸造目的有两个,第一是加强王权的需要,

第二,高昌国当时是唐朝统治之下的附属国,很多事情都要听从唐朝的。

这让高昌王十分不服气,但是也不能表现出来,

于是,就用了铸造钱币的方法,表明自己也是很有地位的。

可以说,“高昌吉利”钱币,是农耕的汉文化,和游牧的突厥等文化的相互融合的结果。

也向现代人反映了当时的高昌社会是以汉胡交融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