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文人、学者在开放化的文学环境中茁壮成长,构成一股“百花齐放”的文学力量,驱散陈旧制度给文学带来的阴霾,使得文学领域迈向复兴,在启蒙下显露新面目。嬉笑怒骂的鲁迅、文采斐然的林语堂、浪漫细腻的徐志摩.....他们在各自作品中展现个性,为民国文学增添风采
众多才高八斗的青年才俊,借助扎实的文学功底和独立的新时代精神,在艰苦环境中笔耕不辍,留下诸多佳作,直到现在细细品味,仍能体会到他们的才气和民国时代的独有特质。但并非所有被后人仰望的才子都名副其实,一些人凭借进步主张在民国这个特殊环境中觅得良机,收获本不属于他的辉煌,胡适就是其一。
提倡白话文
民国时期受自由思想的冲击,传统文体文言文成为很多文人反对的对象,在开创新文体、提倡白话文的道路上,胡适可谓先锋。他在诗歌、小说等方面展开“文学革命”,利用自己的进步主张传播新文化思想,推动了“文学革命”的进程。留美期间西方短篇小说的阅读与翻译,给了胡适启迪,在他看来,西方小说的确有可取之处,应该“以西方之结构”“补吾之不足”。
另外胡适也创作现代化风格的作品,展现白话文的魅力,《尝试集》就是胡适在白话诗上的尝试。和古体诗歌相比,胡适的这本诗集在形式、语言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为现代诗歌点明方向,留下了现代诗歌的模板。与此同时,胡适还注重意象与思想、结构等方面的关系,拥有了进步思想的他,将意象中加入不同于旧制的思想感情,使得诗歌内涵也有改变。
胡适在理论方面也有成就,他的《白话文学史》跳出旧文学框架,找到了一种全新的道路,为广大作家开拓出新的文学版图,迈向新文化领域。为了提供鲜明对比,书中研究方法时还进行多方面的比较,展现出胡适先进的审美观。种种努力让胡适攀升到文学史的高峰,成为推动白话文的先驱力量。
实则名不副实
看起来辉煌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名不副实的真相。就拿胡适的《尝试集》来说,这本书有着“第一本白话诗集”的美誉,也是此诗集的价值所在,但其实该书的文学价值并不高,“白话”成为点缀,过度抬高了这首诗集的地位。再者,真正意义上的白话诗并不在《尝试集》中,而是《女神》。
至于胡适“使用西方学术工具研究中国哲学史”创作的“名著”《中国哲学史大纲》,如今来看也是名不副实。它并不能够在哲学领域站稳脚步,成为哲学领域学者的“教材”,只能对研究哲学历史的人发挥价值,但它仍旧具有很高的地位,对其他优秀的哲学类书籍而言并不公平。
总而言之,胡适在“文学革命”中占了先机,用并不出色的实力激起千层浪,赢得盛誉,这就导致胡适的作品经不起细细品味,倘若拿他和同时期齐名学者对比,他的水平略逊一筹。更准确地说,胡适不应该被定位成学者大师,他更像一位社会活动家,宣扬了进步思想,带给众人启迪。
作风不正
胡适曾遭多方批判,沈尹默在《胡适这个人》中就曾说胡适一方面“自高自大”,但另一方面又“趋炎附势”。胡适的很多行为也能证明他“作风不正”,并未像他《宽容与自由》里那样做到宽容、自由。其中一个事例要追溯到胡适任北大期间,一位名为冯挺杉的学子组织抗议学校乱加学费的行为,后来遭受被开除的惩罚,胡适直言他“活该”,此言非但不“宽容”更不够“客观”。
另外胡适也有十分自私的表现,陆小曼在徐志摩死后想要出版他的作品,但胡适因不满良友公司将“左翼作家”作品放在主要位置,拿走徐志摩遗稿后便束之高阁,这种狭隘做法同样与胡适“宽容”的主张不符。
如今再谈胡适,很多人都会认为他是一位高水准的学者,但从细枝末节处审视,胡适的文学水平的确算不上出色。此外胡适更重视社会活动,自然不像潜心从事文学的学者那般纯粹,可以说他在文学领域获得的盛名大过他的才能。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