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有一位大诗人,他的诗歌数量比朱熹多200首,是宋代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他的诗绝大多数以书写“乐”为主,形成诗歌创作的新风貌,他的名字如雷贯耳,人人皆知,他便是邵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位北宋名家邵雍的十首诗作,体会文字背后“乐”的真正含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人读书为求更好的出路,但邵雍例外,他读书纯粹出于爱读书。他天生聪慧,无书不读,增进修养,修心养性,潜心研究我国古老文化,后来漫游四方,开阔眼界,洗涤心胸。儒学对邵雍影响巨大,后来接触道家思想,他将二者融为一体,创立了新的思想体系,成为理学思想的奠基者之一。不难发现,在邵雍的身上,能够看到儒家思想的温厚,也能体现道家思想的阔达。

据记载,邵雍存世之作有一千余首,根据题材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一是哲理诗,其二是“寻乐”诗。哲理诗以诗言理,体现诗人的哲学观,这类诗歌较少。其二“寻乐”诗,占据绝大部分,能够说明他超然世外,明哲保身,隐居山林之悠闲及高雅情调追求的人生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邵雍活到六十七岁而终,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是过着读书闲居的生活,虽然他搬过几次家,但是这种生活状态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变。他用诗文记录生活中的“乐”事,描写饮酒、吟诗、抄书、游山玩水等等,真切自然,悠然自得,乐得其所。值得一提的是,邵雍笔下的“乐”并非声色犬马,而是悠然恬静,用闲静的心境观物,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感。所以,读邵雍的诗,必须要沉下心,将充实活泼的“乐”融入于心,才能体会邵雍创作诗歌的真实意境。

除了宫廷诗记录奢华享乐的场面外,很少有诗人用“乐”作为主要的主题抒写篇章,为什么邵雍却反其道而行之呢?这也与宋朝国力强大息息相关。社会繁荣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人们内心缺少愤懑之情,在如此美好的时代下,为什么还要愁眉不展呢?文人们为什么还会忧国忧民呢?所以,邵雍的诗中,阐述的“乐”是具有时代背景。他安于隐居读书的日子,他又不奢求荣华富贵,良好的心境让他乐得其所,岂不妙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邵雍诗歌中的“乐”也能体现他的快乐哲学,他不停的对人生快乐探索,最终他也找到了属于自己快乐的生活——快乐生活观,而这一观点阐述在“闲居之乐”和“文酒之乐”上。闲代表着他的生活方式,隐居乡野,无官一身轻,还代表着他的淡泊名利,在他的诗中根本看不到计较得失的意思。他的这种淡泊名利的心境是精神上的释放以及性情的慰藉。

值得一提的是,邵雍创作诗歌还必须有氛围,比如诗友们的聚会,可以激发他的创作灵感,是产生快乐诗篇的最佳情境,这是他想要的生活,也是追求的生活,是最能够写出“乐”诗的最佳情景,他真的能够做到从生活中找到灵感,一气呵成下创作出首首佳作。

总之,读邵雍的诗总能给人一种超然脱俗的感觉,读懂能够净化心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位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诗人十首佳作,体会文字背后的“乐”,也净化一下心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