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是冰冰的”央视青春美丽的美女主持人王冰冰的爆火,让很多人将目光重新聚集在了女记者这一身份上。其实,在王冰冰之前,央视被评为“女神”的记者不在少数,柴静就是其中一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神的气质可以有很多,与王冰冰可爱活泼的性格不同的是,同样作为美女记者人,柴静的气质更加温婉沉稳些。标志性的短发,不疾不徐的语调,再加上温柔却坚定的笑容,让柴静成为初代美女记者。

从非典中,勇敢冲击在第一线进行采访活动,再到出书《看见》中对于少数派群体的关怀,柴静凭借出众的专业素养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公知女神”。

但是,赴美产子的新闻被爆出后,她的爱国女神形象面临不少质疑;后来自费拍摄的纪录片《穹顶之下》被下架,让她一夜之间成为众矢之的。公知女神跌落神坛,如今人在美国的柴静,究竟是如何翻车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柴静:冒风险采访非典前线状况,到后关注民生、社会问题,被人尊称为爱国女神主持

不论如今的舆论对于柴静的态度是怎样的,不可否认的是,从专业素养来看,柴静是一位业务能力足够出色的记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柴静出生于山西省临汾市的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妈妈是一名教师,父亲是一名医生。良好的家庭环境让柴静从小就品学兼优,父母耳濡目染的熏陶让柴静从小就有了一种知性气质。

学习成绩的优异,气质落落大方的柴静是老师们公认的最优秀的学生,16岁柴静去湖南长沙读中专,在校学习的三年,柴静对记者这一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得知长沙要成立一个新的文艺电台,她毫不犹豫地抓住机会,给电台主播写了一封真诚的自荐信:“可否助我实现梦想?”

电台主播立马通知她来面试,柴静顺利通过考核,成为了一名主持人,主持一档名叫《夜色温柔》的节目,知性的柴静与节目文艺调性相得益彰,柴静也开始慢慢小有名气。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小就优秀的柴静在几年的时间,从节目主持人,再到《三联生活周刊》的兼职记者,一路闯荡到了中央电视台,成为《东方时空》的主持人兼记者。

当然也就是从那时起,谈吐温柔,举手投足充满了知性气质的柴静给不少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女神记者的称号也慢慢传来。而真正让柴静走入大众视野的,是那场席卷全国的“非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这场公共卫生危机对于正处于信息混沌状态的人们来讲,是一个不小的打击。疫情面前,人们恐慌,医务人员高度紧张,对于同样需要冲击在疫情第一线,保证向大众及时传递信息的记者们也同样来说是一个考验。

那时的柴静是《新闻调查》栏目的记者,知道央视正在招募一批记者前去抗疫一线对于非典疫情进行深入调查后的她,坚定地举起双手报名,与同事,医务人员一同战斗在抗疫一线,成为冒着生命危险进行采访的最早一批记者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不惧危险,先后7次与非典患者面对面交流,为疫情的实况报道带来了及时的信息,也为抗击非典疫情的记录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人们惊讶于这位身体单薄,知性温婉的女记者在关键时刻爆发出来的战士般勇敢坚毅的勇气,柴静迅速占据了大众视野。

再加上柴静循循善诱,温婉大方的主持风格,敏感的职业素养,加上对于民生问题的关怀,柴静成为了人们交口称赞的“爱国女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3年,根据自己从事记者工作十多年的经历见闻,柴静出了一本名叫《看见》的书,将大众的关注目光,引向了那些不曾被关注的群体:同妻,被家暴的女性......书籍一经推出,立即受到大批读者的追捧,销量直逼知名作家。

除却记者,柴静也有了另一个身份:畅销书作者。

二十岁出头来自小城的柴静,气质端庄温柔,职业实力出众,又享受着不少观众的喜欢与欣赏,被称为“女神记者”,这样的经历堪称人生赢家。

当然,那个时候的她,心中满是抱负与理想,尚且不知道,顺遂惯了的自己将会在日后,引起怎样的一场风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刁钻采访丁仲礼院士,引发不满,被网友怒斥:别有他心

有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人们喜欢造神,但更擅长毁神。”

这句话,用来描述如今信息量爆炸的互联网社会,再合适不过。多少人,一夜爆红,紧接着,一举一动被互联网放大,瞬间又成为他们毁灭的证据。

从被人们称为爱国女神记者,销量百万的畅销书作家,再到网友们口诛笔伐的“黄皮白心”“从容卖国”的负面形象,柴静也仅仅用了几年的时间。

作为始终关注民生问题的记者,柴静将自己追踪的目光,放到了空气质量上。谁也不知道,这会成为她翻车的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0年,《面对面》节目中,柴静邀请院士丁仲礼,二人就“公平的减排方案”进行探讨。本是正常的访谈节目,但是这段采访视频很多年后,被不少网友扒开,将其视为柴静“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卖国”的铁证。

在那场访谈中,柴静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对当下节能减排力度不足,造成空气污染问题的现状不满,又从不理解大国争取“碳排放权”的原因对丁仲礼院士进行提问,丁仲礼院士则从一个科学家的角度从经济,政治等不同角度解读西方大国在环保问题上的别有用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个人你来我往,针锋相对,使得那场访谈节目火药味,精彩程度十足。

本是一个正常的访谈,但是在节目中,以温柔理性的采访风格著称的柴静,却屡次显示出了咄咄逼人的态度。

柴静首先从人口角度对中国的碳排放标准对丁仲礼院士进行的质疑:“中国人人口那么多,这样一乘的话,(碳排放)可就太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丁仲礼院士同样从中国也需要发展的角度,犀利回应:“中国人是不是人?”

接着,柴静又从国际碳排放的标准应该以国别计算,意即应该忽视我国人口大国的现状,减少碳排放。

丁仲礼院士再一次进行精彩回击:“摩纳哥多少人?我们国家跟摩纳哥人去比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丁仲礼院士专业与出色的辩论技巧下,节节败退的柴静仍然不甘示弱,从丁仲礼院士的立场对他进行了质疑:

“一个科学家,应该忽视国家利益,站在人类共同利益下,去制定方案,但您的回答,带有很强的政治立场。”

丁仲礼院士有条不紊进行回应:“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保证发展中国家人民的权利,这难道不是站在人类共同的立场上吗?”

这样的对话,暴露出了柴静作为一个公知与专业科学家的认知,思考方式上的差异。立场不同,观点的交锋自然显得咄咄逼人,这在辩论与探讨问题上并非什么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柴静对于西方国家在环保问题上耍的花招一再忽略,而是一味地要求自己国家降低碳排放量的观点,还是引起了不少人的反感与质疑。

一向关注民生,将国家利益,人民利益与自己的职业梦想相结合的专业记者,为什么会在问题上如此双标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口口声声爱国却赴美产子,被群嘲后在美相夫教子,跌落神坛

与丁仲礼院士那场精彩的观点交锋只是为柴静招来了一些质疑,而真正将她推下神坛的,还是她赴美产子以及那部名叫《穹顶之下》的纪录片的出世。

2014年,柴静从央视离职,随后被媒体爆出新闻:“柴静离职原因,是赴美产子。”

央视知名记者,被人们称为“爱国女神记者”,竟然会远赴美国产子,并让孩子放弃中国国籍,加入美国国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消息,放在柴静身上,俨然成为她双标,爱国人设崩塌的最有力证据,一时之间,舆论汹涌而至,而处于风暴中心的柴静,却一言不发,并没有过多解释什么。

直到2015年,柴静带着一部自己斥百万巨资拍摄的纪录片《穹顶之下》,重新回归到人们的视野中。

这部纪录片,主要针对中国的“雾霾问题”,柴静在第一集就宣布:这是一场她与雾霾的私人恩怨,她以一个母亲的名义,向雾霾宣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在社交平台上直言不讳地解释自己的初衷:自己的女儿出生便患有良性肿瘤,是由于空气中的雾霾造成的。她要以一个母亲的身份,利用自己记者的专业素养,来揭露中国的空气污染现状。

柴静自己投资的上百万,亲自走访了英国,美国,调查数据,进行采访,将自己的成果在这部纪录片中一一展示,触目惊心的致死率与污染数据让人们对于空气污染现状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纪录片一上线,就获得了超百万的关注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收获了正面评价的同时,却也有很多人产生质疑:数据来源不够真实客观,患病率与空气污染程度的关联性尚未得到证实,女儿患病也有可能是因为柴静个人抽烟的不良嗜好与大龄产妇的生育条件......

也有人从政治角度对柴静的意图进行解读:夸大中国空气污染的程度,抹黑忽视我们节能减排所做的努力,讨好西方国家......。

至此,那个一向以温和理性,爱国爱民的女记者形象瞬间跌落谷底,柴静成为了丑化国家,怀揣着狼子野心的卖国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质疑与诘难,柴静依旧没有过多辩解。如今的她已经退出人们的视线,在美国生活,专心相夫教子。

对于事件的争论本没有错,柴静从一个记者的角度出发,怀揣着爱之深责之切的初衷,不断地发现问题,去质疑去探访也没有错。

只不过,柴静作为精英阶层的代表,他们想要“活得更好”与普罗大众“先活下来”的发展观念背道而驰。一个为群众发声,关心民生的记者,一旦涉及到自己的生活标准问题,如此双标,正是引起大众不满的关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光环加身,再到跌落神坛,不知道柴静,对于当初自己的选择,可曾有过后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