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讲李存勖派魏王李继岌,从表面上看,如果不发生意外,李存勖还有机会度过后来的危机。

伐蜀大军9月初出发,11月底就攻克成都,并且兵不血刃地接管了蜀国全境。

如果伐蜀大军按计划顺利返回,河北军人集团起来闹事时,李存勖并不至于一筹莫展。

但是,伐蜀大军的参谋长郭崇韬,却因为各种原因,一再拖延撤军的时间。

郭崇韬为什么会这样做呢?冠冕堂皇的解释自然是,蜀国这样大的地方,虽然我们一战灭亡了它,但是不稳定的因素实在太多,如果伐蜀大军马上撤回,可能会出现众多不可预测的问题,郭崇韬甚至一度认为,李存勖应该让他长久驻扎在蜀地。

时成都虽下,而蜀中盗贼群起。布满山林。崇韬恐大军既去,更为后患,命任圜、张筠分道招讨,以是淹留未还。

关键是,蜀国的旧臣也希望郭崇韬留下来镇守蜀地,郭崇韬竟然没有任何不安的感觉,还请李继笈向中央政府汇报这件事。

李继笈当时就拒绝了:你是我爹的左膀右臂,他怎么会让你长久留在这种边远地区呢?蜀人的这种请求,我可不敢代为转达,如果你认为这种请求没毛病,就自己向我爹汇报吧。

王宗弼之自为西川留后也,赂崇韬求为节度使,崇韬阳许之,既而久未得,乃帅蜀人列状见继岌,请留崇韬镇蜀……继岌谓崇韬曰:“主上倚待中如山岳,不可离庙堂,岂肯弃元老于蛮夷之域乎!且此非余之所敢知也,请诸人诣阙自陈。”由是继岌与崇韬互相疑。

面对这种事情,李存勖难免会想到一个人,那就是钟会。因为你郭崇韬绕来绕去,说来说去好像就是为你割据蜀中找理由啊。

尤其是当李存勖派太监催郭崇韬撤军时,郭崇韬不但继续找理由拒绝马上撤军,更对李存勖派来的太监一副带理不理的样子,这更加重了李存勖的猜忌之心。

帝遣宦者向延嗣促之,崇韬不出郊迎,及见,礼节又倨,延嗣怒……延嗣归,具以语刘后。后泣诉于帝,请早救继岌之死。

简单的看,郭崇韬对李存勖派来的太监带理不理,那是没有毛病的。因为一个死太监,有什么资格让郭崇韬这种出将入相的人物高看一眼呢?

问题是,那个死太监是中央特派员,是代表李存勖到地方传达命令的,你对他带理不理,这是想干什么?关键是,皇帝让你抓紧撤军,你又一再找理由推脱,你这又是想干什么?

如果仅此,李存勖对郭崇韬的猜忌,还是可以化解的。问题是,郭崇韬竟然从来都无视魏王李继笈的地位。

我们知道,从理论上,伐蜀大军的统帅是魏王李继笈,李继笈可不是普通的亲王,因为他实际上拥有相当于太子的地位。

所以从理论上,伐蜀大军的任何军政会议,其实都是应该以李继笈为中心进行的。

这就好像,年轻的李世民第一次独自率军出征时,不管李世民资历有多浅,也不论李世民有多年轻,所有大佬都得以他为中心展开各种活动。

类似的过程,就是增强李世民权威的过程,也是李世民不断学习实践的过程。如果下面的大哥都充大尾巴狼,摆出一副经验丰富的样子,事事都绕过李世民处理,那么李世民权威就会被削弱,而且也很难完成最初的学习与实践。

而李继笈呢?他的地位可比李世民高多了,因为他既是伐蜀大军的统帅,又是帝国的无可争议的皇储(虽然没有被立为太子)。

从理论上讲,郭崇韬应该事事向他请示汇报,举行军政会议时,也应该让李继笈坐在正席上。

问题是,郭崇韬与李存勖都敢事事分庭抗礼,所以对于李继笈,自然更是居高临下的态度,关键是,任何事都是他自己作主,或是在自己的办公室内进行。在这种背景下,魏王李继笈从来就好像一个摆设。

初,帝遣宦者李从袭等从魏王继岌伐蜀;继岌虽为都统,军中制置补署一出郭崇韬,崇韬终日决事,将吏宾客趋走盈庭,而都统府惟大将晨谒外,牙门索然,从袭等固耻之。

如果年轻的李世民率军出征时,他的长史或参军敢摆出这副模样,我估计李渊也好,李世民也好,肯定都有要杀他的心。因为这样玩来玩去,帝国的枪杆子到底算谁的?

因为类似的原因,处于李存勖的角度,自然对郭崇韬的猜忌越来越严重。在这种背景下,李存勖一再催郭崇韬赶紧撤军,总是听到他各种借口推脱,自然就对他动了杀机。

壬子,知祥发洛阳。帝寻复遣衣甲库使马彦驰诣成都观崇韬去就,如奉诏班师则已,若有迁延跋扈之状,则与继岌图之。

更可怕的还在于,最后一次,使者竟然拿着皇后密旨进入蜀地,总而言之,郭崇韬有任何不驯服的表现,就协助魏王李继笈杀掉郭崇韬,然后协助魏王李继笈赶紧率领伐蜀大军撤回。

皇后不得请,退,自为教与继岌,令杀崇韬。

李存勖之所以这样做,大约是因为他已感觉到了,内地军方大佬们的蠢蠢欲动。

宫廷力量、文职系统力量的加强,军方大佬早就遍布不满情绪了,在这种背景下,有个风吹草动,难免会酿成大患的。

所以,此时的李存勖自然认为,应该采取强硬措施了。否则,一旦内地军人集团出现问题,伐蜀大军又无法调回,本身就是要人命的事。

更主要的是,李存勖一再下令伐蜀大军撤回,伐蜀大军毫无反应,这种信号更是危险的,因为这让谁看,也是李存勖有点无法控制枪杆子了。面对此情此景,内的地军人集团肯定会更气焰嚣张的。

但是,当这个使者拿着秘密处决郭崇韬的命令进入蜀军时,伐蜀大军竟然已决定撤军了。

这一下问题来了,因为在这种背景下,你说应该不应该处决郭崇韬呢?

处决吧,现在形势变了。郭崇韬同意撤军了。

不处决吧,郭崇韬现在只是同意撤军,在正式出发时,会玩出什么幺蛾子,谁也不敢保证。

更可怕的还在于,以郭崇韬的情报网络,这种事随时可能走漏风声的。如果郭崇韬突然发现,中央政府有秘密处决他的意思,会不会突然以此为借口中途变卦呢?

最后商量来商量去,李继笈终于决定击杀郭崇韬。因为简单的看,击杀郭崇韬由李继笈率领伐蜀大军返回,确定性更高一些。

此时,魏王继岌将发成都,令任圜权知留事,以俟孟知祥。诸军部署已定,是日,马彦至,以皇后教示继岌,继岌曰:“大军垂发,彼无衅端,安可为此负心事!公辈勿复言。且主上无敕,独以皇后教杀招讨使,可乎?”李从袭等泣曰:“既有此迹,万一崇韬闻之,中途为变,益不可救矣。”相与巧陈利害,继岌不得已从之。

但是在处决郭崇韬之后,伐蜀大军很快就失控了。

当然了,伐蜀大军突然失控,也并不是因为郭崇韬之死本身造成的。

因为伐蜀大军返回时,必然会再次路过凤翔、河中地区,到时凤翔、河中军阀会做出怎么样的反应,这个很难保证。因为说一千道一万,他们做为老牌军阀,突然被改编,从情绪上肯定会充满对抗的。

甚至传来消息说,郭崇韬之所以敢在蜀中一再与李存勖分庭抗礼,就是因为他已与河中军阀朱友谦达成了某种秘密协议。

景进与宦官谮之曰:“继麟闻大军起,以为讨己,故惊惧,阅兵自卫。”又曰:“崇韬所以敢倔强于蜀者,与河中阴谋,内外相应故也。”

关键是,郭崇韬在蜀中人心难测,凤翔、河中军阀肯定不甘于丧失自己从前的军阀地位,他们如果有某种秘密协议,随时有可能局势失控的。

更可怕的还在于,内地军方大佬也一副蠢蠢欲动的样子,一旦突然形成合力,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啊。

在这种背景下,河中军阀朱友谦决定亲自到中央政府以示清白。

继麟闻之惧,欲身入朝以自明,其所亲止之,继麟曰:“郭侍中功高于我。今事势将危,吾得见主上,面陈至诚,则谗人获罪矣。”癸亥,继麟入朝。

面对朱友谦这种表现,李存勖依然不愿意相信他。

李存勖不相信,也自有他的道理,因为安禄山在造反前夕,也曾亲自到长安中央政府以示清白。如果当时唐明皇一咬牙,借机杀了安禄山,人们再回看这段历史时,难免也会说安禄山忠心可表天地,但是唐明皇把他杀了,于是弄得天下大乱了。

而朱友谦认为李存勖不敢杀他,也自有他的道理,因为在此前,朱友谦并没有抗拒中央政府改编他的军事集团,现在又亲自进中央政府证明自己清白,李存勖还敢杀他,李存勖能承担相关的后果吗?

这就好像,此时的李存勖如果愿意杀李嗣源,李嗣源肯定也没得跑,问题是李存勖敢杀李嗣源吗?杀了李嗣源,李存勖能承担由此出现的后果吗?

但是李存勖当初敢以狂赌取天下,现在自然是习惯性地狂赌,所以在杀了郭崇韬后,又对河中军阀朱友谦进行了大清洗。于是朱友谦全家和嫡系小弟也纷纷被杀。

帝乃徙继麟为义成节度使,是夜,遣蕃汉马步使朱守殷以兵围其第,驱继麟出徽安门外杀之,复其姓名曰朱友谦。友谦二子,令德为武信节度使,令锡为忠武节度使;诏魏王继岌诛令德于遂州,郑州刺史王思同诛令锡于许州,河阳节度使李绍奇诛其家人于河中。绍奇至其家,友谦妻张氏帅家人二百余口见绍奇曰:“朱氏宗族当死,愿无滥及平人。”乃别其婢仆百人,以其族百口就刑。张氏又取铁券以示绍奇曰:“此皇帝去年所赐也,我妇人,不识书,不知其何等语也。”绍奇亦为之惭。友谦旧将史武等七人,时为刺史,皆坐族诛。

这种清洗,让伐蜀大军中的河中军人,也顿时丧失了安全感。

绍琛所将多河中兵,河中将焦武等号哭于军门曰:“西平王何罪,阖门屠脍!我属归则与史武等同诛,决不复东矣。”

朱友谦在李存勖统一北方的过程中,那是功劳巨大的,至少他后来坚定地站在李存勖一边,让李存勖西部战线一直非常稳定,才得以一战狂赌灭梁朝。

因为类似的原因,所以朱友谦当时不但割据一方,而且还得到了丹书铁券;要知道当时整个后唐帝国,也只有三个人得到丹书铁券。另两个人是李嗣源、郭崇韬。

现在郭崇韬、朱友谦两个得到丹书铁券的人都被李存勖杀了,另一个得到丹书铁券的人李嗣源在李存勖的猜忌下,也是危机伺服。

在这种背景下,后唐帝国哪个人还有安全感可言呢?

因为所有的人难免都会清晰的感觉到,皇帝就是想通过残酷的清洗迅速实现中央集权,在这种背景下,如果大家不抓紧反抗,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被推入这种残酷的绞肉机里。

在这种背景下,梁国降将康延孝利用这种不满力量,又借人们对郭崇韬之死的不满大作文章,于是伐蜀大军顿时失控了。

绍琛怒,乘酒谓诸将曰:“国家南取大梁,西定巴、蜀,皆郭公之谋而吾之战功也;至于去逆郊顺,与国家犄角以破梁,则朱公也。今朱、郭皆无罪族灭,归朝之后,行及我矣。冤哉,天乎!奈何!”

是日,魏王继岌至泥溪,绍琛至剑州遣人白继岌云:“河中将士号哭不止,欲为乱。”丁酉,绍琛自剑州拥兵西还,自称西川节度、三川制置等使,移檄成都,称奉诏代孟知详,招谕蜀人,三日间众至五万。

李存勖的大手笔并不限于此,因为整个帝国一片蠢蠢不安,如果蜀国旧人试图复国,这个就比较复杂了。所以,李存勖就决定对蜀国旧势力也进行一次大清洗。

看到李存勖的旨意,负责押送蜀国旧势力的太监也惊呆了,因为这种大清洗,恐怕得杀上千人啊,所以这个太监擅自作主,只杀了蜀国皇帝一家人。

这个太监因为这种壮举,遂得以留名青史,因为他擅改圣旨的结果,就是让上千无辜者保全了性命。

蜀国皇帝的老妈临死前高呼道,李存勖,你不会得好死的!我们把整个国家交给你,你一再许诺我们没事,还一再信誓旦旦地表示太阳、月亮、星星都可以作证,现在竟然要杀我们全家!老天会报应你的!

看到蜀国皇帝老妈临死前的诅咒,让我不禁想到吴王李恪临死前对长孙无忌的诅咒:我是没有活路了,不过,你也不会得好死的!

关键是,报应很快就来到了。

此时,李存勖的四周似乎已全是异己力量了。

还有什么人是他可以信任的?所有的军方大佬,似乎都是他猜忌打击的对象;所有的军方大佬,似乎都蠢欲动的想反抗他;这就好像各种不满情绪都已积蓄满了,现在就等一个关键性的事件做最后的一推了。

在这种背景下,魏博有两个军人赌钱赌输了,就散布各种不满言论,于是魏博顿时就失控了。

杨仁部兵皇甫晖与其徒夜博不胜,因人情不安,遂作乱。

如果抛开背景看历史,或是用偶然性解释这段历史,我们难免会想,如果那天,魏博的几个军人只喝酒没耍钱,酒后回营睡觉,整个历史就会改写了。

问题是,翻开当时的历史背景看,这几个底层军人一怒,就能弄出这样大的动静,就算没有他们,肯定也会有别人的。

一切是显然的,大大家都在蠢蠢欲动的环境中,任何一个偶然的事件都有可能把大家的情绪点燃。

如果只是魏博几个军人闹事,甚至只是魏博军区闹事,局势更容易控制。因为魏博才是多大一块地方,李存勖当年打败的敌人,哪个不比他们大?

以前李存勖以山西一省的部分地区,就东征西讨灭掉所有强敌,现在控制整个天下的力量,打击一个魏博军区,岂非真如拔根草一样容易?

问题是,李存勖一直加强中央集权的恶果,此时开始集中爆发了。所以,各地军区纷纷通过各种方式参与相关的叛乱。

如果伐蜀大军按计划顺利返回,局势可能还不会无法收拾;问题是,伐蜀大军也发生了叛乱。

魏王李继笈经过一系列战争,终于平定了相关叛乱。但是,伐蜀大军返回的时间表,显然被彻底打乱了。等伐蜀大军正式开始撤军时,李存勖所面临的局势已无可救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