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之一,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常见的大米,小米、糯米、薏米等,既健康又有一定的养生功效,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

但是,吃这些养生米,如果不注意一些细节,不仅不能养生,还可能会招来一身病,让你身体越吃越垮——

1.常喝小米粥,真的很伤胃!

小米属于粗粮的一种,很多人喜欢用它煮粥来养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草纲目》中记载,小米“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

也就是说,小米确实有健脾和胃的作用,能调理脾虚胃热、腹泻、消化不良、积食腹痛等。

另外,小米还能补肾补虚、滋阴养血、安神助眠,体质虚弱、睡眠不佳的人也适合食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小编要提醒的是,小米粥吃不对,可能会伤胃。

因为经常吃软烂的小米粥,会让胃变懒。胃长期“偷闲”“犯懒”,会使胃功能逐渐减弱,甚至丧失,久而久之,导致胃炎、胃病等。

所以,凡事讲究“度”,小米粥偶尔喝一喝还是可以的,但不要天天吃、顿顿吃。

2.薏米没选对,吃了招湿气

炎炎夏日,除了消暑,祛湿也不能落下!

说到祛湿,很多人就会想到薏米。薏米味甘、淡,微寒,归脾、胃、肺经,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祛湿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是夏日常用的祛湿良药。

然而,薏米吃不对,不仅不祛湿,还可能给身体招来一身湿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薏米有生薏米和炒薏米之分,两者虽然都能祛湿,但生薏米偏寒凉,直接煮粥易伤脾。

脾能运化水湿,如果脾功能失调,运化水液的“功力”大不如前,就会导致水湿内停,人体内的湿气自然越来越重。

如果真的想用薏米来祛湿,应该选用炒薏米

炒薏米是取干净薏米,用文火炒至微黄色、鼓起时取出,放凉,略有焦斑,微香。大家可以自己动手炒,也可以去中药店买。

3.燕麦选不对,血糖蹭蹭涨

燕麦是一种低糖、高营养的主食,对人体的益处也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方面,燕麦含有丰富的亚油酸,能有效地降低人体中的胆固醇,对预防坏胆固醇的升高也有一定作用,很适合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脂血症的人常吃。

另一方面燕麦富含的β-葡聚糖,是一种可溶性膳食纤维,吃了之后会让人产生饱腹感,并促进胃肠蠕动,延缓餐后血糖上升的速度,很适合糖尿病患者经常食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只有生燕麦(不添加其他成分)才对血糖控制有益,且需要和大米煮熟透了才能吃。

4.糯米吃太多,当心便秘盯上你

糯米可以做成黏黏的糯米饭、香甜可口的粽子等,很多人都喜欢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人认为,糯米能养胃健脾,经常食用对胃有好处。

中医也认为,糯米性味甘温,可以补中益气,养胃护肺,也可缓解感冒、胃痛等多种病症

但是,糯米虽好,却不建议多吃。

一来,糯米粘滞难化,食用过多容易导致消化不良,出现胃胀、胃痛、恶心等症状。

再者,糯米比白米饭要紧实很多,同样大小的饭团,糯米的分量往往更大,稍不注意就容易吃撑。

如果本身消化功能就不好,胃消化不过来,就会直接把未消化完的糯米团排入肠道,堵在肠道里,诱发便秘,严重者还可能导致肠梗阻。

5.染色黑米伤肝肾,购买需注意

黑米营养价值高,有滋阴补肾,健脾暖肝等功效,深受人喜爱。

经常吃黑米,还能修复肝脏,预防肝脏受损,达到养肝护肝的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价格上,黑米会比一般的米要贵得多。有些不法商家就盯准这个空子,把普通大米染色成“黑米”,以牟取暴利。

如果不小心吃了这种染色米,易引起肠胃不适不说,还可能会损伤肝肾,增加癌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