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节气到了,在这个时间段,对于农作物来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因此农民也就更加格外的注重这段时间的天气变化。而在农村就有这样一句俗语,叫做闭眼秋项项有,光眼秋项项丢,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闭眼秋和光眼秋又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我们来说闭眼秋和光眼秋,是不是一听到就觉得摸不着头脑,为什么秋天还会闭眼睛吗?立秋其实也分早立秋和晚立秋,如果说是按立秋的月份来分的话,那如果是六月就是早立早立秋,如果是七月就属于晚立秋。而今年我们立秋的时间是农历的六月二十九日,因此也就属于早立秋。而有的它是按照立秋的具体的时间来分的,以中午的十二点为分界点,那是十二点之前的,就属于早立秋,十二点之后的就属于晚立秋。而今年的立秋的时间是八月七号下午,因此就属于晚立秋。农民也就把闭眼秋和光眼秋其实就比作早立秋和晚立秋,闭眼秋就属于晚立秋,光眼秋就属于早立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我们来说回这句俗语,闭眼秋项项有,光眼秋项项丢这句俗语。那从字面意思,也就是说如果是晚立秋的话,那就是一个丰收年,什么都有。如果是早立秋的话,那就会有出现什么都没有,就收成不好。其实对于早立秋和晚立秋这样的说法,在农村有很多。相关的俗语,比如六月秋样样丢,七月秋万物收。另外也还有这样,六月秋累死牛,七月秋慢悠悠。其实从这些俗语可以看出来呀,农民更加的喜欢是晚立秋,认为晚立秋就是七月份立秋的话,对农作物的生产更有好处。其实很多人就会不明白为什么立秋的时间不一样?有的在六月,有的在七月,其实和闰月有关,立秋的阴历的时间,每年都是大概在八月七号到八月九号这之间。但是由于农历它的闰月,所以就导致了每年农历的立秋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有时候是在农历的六月,那有时候又是在农历的七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农民会认为六月立秋不好,是因为在农历的六月时候,农作物庄稼还没有生长好,加上立秋以后秋雨会比较多,天气也会变得相对凉爽一些,所以在六月立秋的话,农作物相对有可能受天气的影响而导致粮食的减产。另外,如果说是在六月立秋的话,在这个时候,农民不仅要收获庄稼,而且要播种越冬的作物。这个时候农民根本顾不过来。可以说就是丢了西瓜,又捡了芝麻。所以大家就不喜欢在六月立秋,因此也就有了光眼秋的说法。农民喜欢在七月立秋的原因是因为如果在七月立秋的话,那农作物的生长时间又往后可以延长,这个时候的天气还会很热,那农作物在这个时候就可以得到迅速的生长。这样的话,到秋季的时候必定就会大丰收。所以也就有闭眼秋项项有这样的说法,也就有了农民对于早立秋和晚立秋不同的看法。在农村对于闭眼秋还有光眼秋也有另外的说法,就除了早立秋和晚立秋之外,也有脱衣秋和穿衣秋,公秋和母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这一些一系列的说法呀,都只是在分辨立秋时间的早晚。今年的时间虽然是在六月二十九日就已经离秋了,如果按他的说法是属于早立秋的,但是其实它时间段还是处于在三伏天,所以炎热的天气还是会持续,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它完全还是有足够的热量和日照时间,让它迅速的生长,所以我觉得在这方面也不用担心。另外这些俗语也只是古时候的农民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然后对以后的天气做出的一个预测。所以大家也不用太去较真,我们作为一个了解就可以了。那大家觉得老祖宗的预测有没有道理?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和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