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谢江珊

全国百强县“英雄榜”出炉,“苏大强”仍是最大赢家。

8月4日,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编制的《2021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以下简称《研究》)显示,2020年,中国百强县人均GDP达到11.2万元,百强县人均GDP已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

百强县以占全国不到2.0%的土地、7.0%的人口,创造了全国9.8%的GDP。

而在全国数以千计的县级行政区划中, 江苏省则身处县域经济金字塔“塔尖”。

根据《研究》,2020年全国新增5个“千亿县”,总数达38个,GDP总量达5.7万亿元。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在这38个“千亿县”,江苏包揽16个,占比42.1%。浙江紧随其后,斩获9个,而福建、湖南、山东等省份数量均不超过5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榜单 图源:赛迪顾问

这些年来,江苏培育了多个“千亿县”。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从2018年开始,百强县中GDP突破千亿级别的县域数量持续增长——2018年新增8个,2019年新增4个,2020年新增5个。从近三年“千亿县”新增来源看,江苏占比数最多:2018年新增2个,2019年、2020年分别新增3个。

“江苏千亿GDP的县市,基本居于苏锡常,处于南京右下方,靠近上海和长江。”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丁长发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江苏软硬件环境的改善,加上大量科教文化资源,以及长江黄金水道加持,承接国内最发达、最大的城市——上海的溢出效益,使江苏县域经济非常发达。

江苏霸榜

财经作家吴晓波曾这样打比方:“中国县域经济的作用,就是县市发烧,中国感冒,世界打喷嚏。”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而百强县则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领航员”。

细看《研究》公布的百强县榜单,东部地区占65席,中部地区占22席、西部地区占10席,东北地区占3席。具体至省份,江苏、浙江、山东三省分别占25席、18席和13席,占据百强县总量的半壁江山。

而在百强县前10名中,江苏表现抢眼,占据6席,独揽一大半,并包揽前三甲(昆山、江阴、张家港)。其中,昆山更是连续17年名列全国百强县之首。

值得一提的是,江苏超过1/3的县市GDP均在千亿元以上。

2020年,随着沭阳、靖江、邳州GDP突破千亿,江苏“千亿县”数量增至16个,也是数量最多的省份。此外,昆山、江阴GDP分别为4276.8亿元、4113.8亿元,均超过4000亿元。

不论是百强县入围成员的相对位次,还是“千亿县”的数量,江苏作为县域经济最强省的地位毋庸置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京杭大运河江苏淮安段航行的运输船只络绎不绝 图源:视觉中国

“江苏形成了‘千亿县’为重要支撑的县域经济发展局面,且其百强县分布于三个梯度,一千亿、两千亿、三千亿都有,配置比较均衡。”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马承恩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有一些省份县域经济呈现断档的局面。

江苏县域经济为何如此发达?丁长发认为,这有多方面原因组成,“自宋元明清以来,江苏一直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发展特别快,已经成为全国第二经济大省”。

他认为,在长三角地区,江苏承接了上海的辐射作用,“上海带来资金、技术、人才、产业、信息溢出效益。此外,长江流域带来大量的产业便利化,外部成本更低”。

南强北弱

尽管江苏县域GDP均值高居首位,但县域间存在两极分化严重的现象。

从江苏的百强县分布来看,按照苏南、苏中、苏北的顺序由强变弱,数量由多变少,区位特征明显。

苏南地区增长依然强劲。随着宜兴首次进入百强县前十名,苏州下辖4县市(昆山、张家港、常熟、太仓)、无锡下辖2县市(江阴、宜兴)全部进入前十榜单,并包揽前四。

苏中地区,南通和泰州所有下辖县全部进入百强县榜单。

苏北地区,盐城有3县(东台、射阳、建湖)上榜,徐州有2县(邳州、沛县)上榜。

整体来看,苏南经济实力雄厚,6县市均处于百强县前10名,并包揽前3位。

排名前两位的昆山、江阴2020年GDP更是高达4276.8亿元、4113.8亿元,超越国内3个省的GDP(西藏1902.75亿元、青海3005.92亿元、宁夏3920.55亿元)。排名第8位的宜兴2020年GDP也有1832.2亿元。

对比之下,苏中弱于苏南,在百强县中占据14席,“千亿县”有9个。最高的如皋市,2020年GDP为1305.2亿元,而最低的扬中市,2020年GDP则为489.59亿元,在榜单中排名第67位。

苏北略显逊色。5县上榜,排名第46、70位的邳州、沭阳首次挤入“千亿县”, 东台、沛县、建湖、射阳2020年GDP分别为893.35亿元、805亿元、593.88亿元、592.36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北大地,路网纵横交织如锦 图源:视觉中国

事实上,江苏南强北弱的格局持续已久,苏北地区也一直是江苏经济发展中突出的“短板”。

在丁长发看来,苏南、苏北差距大从清朝开始。除了历史因素,营商环境、区域地理分布等问题也是造成差异的原因,“靠近上海这样有高素质人力资源、高科技的特大或者超大城市的区域,经济发展就更好。”

近年,苏北也在全力追赶,且县域经济有了大幅提高。丁长发认为,近年江苏省内部交通,高铁、高速公路、铁路等大幅度完善。此外,苏南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原来的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企业,也开始大幅度转移至苏北。

“江苏省域面积不是特别大,但经济总量高居全国第二位,整体比较发达。县域经济总体不错,主要看如何参照。”丁长发补充说,如果将苏南跟苏北作比较,当然苏南好很多,但若将苏北放到全国范围内比较,苏北又强于全国绝大部分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