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黄丽春8月10日报道:暑假已经过半,你的暑期社会实践进行得怎么样了?这个暑假,对于上海大学20级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徐阳洋来说,在黄浦区五里桥街道顾卞裘莉敬老院的实习经历,可谓收获满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阳洋在顾卞裘莉敬老院实习

“在这里,可以接触到患有认知症的长者,在院方的帮助与指导下,为部分长者提供社会工作服务。在日常的实习中,参与到长者活动的策划和实施,也为我的毕业论文收集了很多宝贵资料。”已经实习满一个月的徐阳洋说,“尤其是,阮老师对研究提供了大力的支持,使得我对认知症长者有了多方面的了解。此外,在顾卞裘莉敬老院实习的这段时间,社工之间友好、融洽的氛围,也让我倍感亲切!”

而这次实习机会,正是来自于五里桥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基地(以下简称“五创883”)的牵线搭桥。去年6月,五里桥街道与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沪上六所高校的社会工作系,在社区调研、培育项目、实践学习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并在“五创883”设立了高校学生实践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校学生参观“五创883”

今年6月的一天,上海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督导陈彩霞联系到“五创883”。“我们有个学生的实习、研究方向是关于社会工作如何介入认知症长者服务,有没有相关实习机会?”经过“五创883”的协调联系,陈彩霞推荐的这名学生徐阳洋,最终被安排进了五里桥街道顾卞裘莉敬老院。

徐阳洋口中的“阮老师”,便是她的实习带教老师、顾卞裘莉敬老院的院长阮捷。“第一个月,主要是要让学生和老人之间相互了解、熟悉和互动。这也是社会工作介入服务中重要的一步——建立关系。在这方面,徐同学还是表现得蛮不错的,老人们也很喜欢她。接下来,我们将根据学生的实习计划,提供针对性指导,双方形成良性互动。”对于徐阳洋的实践安排,阮捷如是说。

作为实习督导,陈彩霞对这样的学生实践基地合作模式颇为满意:“社会工作是一门需要不断在实践中学习的专业,感谢街道能为学生提供这样一个实习平台,期待未来通过校社互动模式,培养更多理论与实践兼具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投入社区,为居民提供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尼鲁帕尔·艾斯卡尔参与失独长者服务

徐阳洋并不是唯一的受益者。在“五创883”的支持下,今年7月-9月,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20级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尼鲁帕尔·艾斯卡尔,来到上海市阳光善行公益事务中心实习,并参与失独长者、困境青少年等社会工作专业服务。这段实习经历将成为其研究课题《社会工作如何介入困境青少年服务》中的一部分。

据了解,“五创883”自启动以来,与六所签约合作高校对接30余次,已成功安排五名学生进入社区、社会组织等领域实习。此外,除了在学生实习方面进行合作,还通过项目培育形式,引入高校专业力量积极参与社会治理。

比如,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学生参与了五里桥街道社会治理“创新创意”项目大赛,“阳光花艺”独居老人服务、“燃烧吧!女子力”全职妇女服务获得十佳创意项目奖。今年9月后,这些项目将以“双创十佳服务进社区”微服务形式落地,为社区长者、全职妈妈试点开展小组、社区活动。“落地过程中,我们基地也将提供服务督导,场地、资源对接等相关支持。”“五创883”相关负责人姚琪琪表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校学生在“创新创意”项目大赛中获奖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而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后续,五里桥街道将继续以“五创883”为阵地,以人才培养为核心,通过专业指导、社会实践、项目培育等方式,推动高校专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增强基层专业服务能力。

(本文图片由五里桥街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