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一条由罗森(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晟先生在朋友圈发出的信息引发了巨大的震动。社交朋友圈大体表达的信息如下:罗森将不再向供应商收取进场费、开户费等相关费用,关注前六周的周转率和六周后的存活率,从效率经营向效果经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不清的“费用”

长期从事快消品业务经营的从业人士大多对进入各大超商、便利等渠道的各类费用都了然于心。尽管有无数的纠结和不满意,但面对超市、便利店等拥有渠道优势的零售商,多数产品企业都还是选择了默默接受。有人认为这些费用合理,有人则认为这些费用不合理。但近两年,产品企业对相关的费用明显开始感觉到吃力,因为要交的费用实在太多了,比如进场费、堆头费、合同返利、年节费、条码费、促销员管理费等等。个别业内人士此前曾直言,费用如此多如牛毛,终有一天都是要还的。

而不幸被言中的是,近些年线上零售的快速崛起也的确深刻的改变了线下零售业务市场的格局。线下零售商原有的渠道优势和影响力迅速下降,在这样的情况下,零售商如再不改变迟早也会出现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米诺骨牌倒下了第一张,自贩机货道费未来还能收么?

在国内自动售货机行业,虽然没有像传统零售商那样多的收费名目,但货道费(也称上道费)却也是很多产品企业无法绕开的“坎”。多数自贩机运营商都会收取相关费用以支持其自身业务发展,特别是规模越大、业务场景越特殊(如交通枢纽、高校等)的企业,货道费已成为这些运营企业重要的收入组成部分之一。

从本质上看,进场费是零售商渠道优势和影响力的价值体现。但在零售渠道快速变化的今天,一切正在发生新的变化。而便利店龙头企业之一的罗森则恰恰成为了主动拥抱变化的先锋。专家预测,罗森打响“变革”第一枪后,势必会给当下的零售行业带来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其中也很有可能包含紧邻便利店业态的自贩机业务。目前已有部分运营企业负责人开始对货道费的未来表示“担忧”,担心未来产品企业有便利店“先例”在,将不再支持货道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针对这一担忧,多位行业专家表示,根据现有情况,现在做出结论还为时尚早。一方面国内自动售货机行业市场尽管在近两年遭遇了一些挫折,但同样也因为挫折促成了行业市场新一轮的“下沉式发展”,场景的独特性更加突出。其次自贩机行业收取的费用相较传统零售企业收取的费用不仅金额低,而且比较单一,整体上讲并未超出产品企业所能承受的合理范围,因此双方间的“默契”基础仍在,故而短期内发生改变的可能不大。但从长期发展的角度看,自贩机运营企业一方面需要进一步花大力气强化渠道建设,另一方面也要加强与产品企业的互动,发展多层次、多维度的合作关系,尽量不要让双方演变成“业主”与“租客”的关系,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市场里“长治久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内容已获版权方无人零售产业资讯授权,内容仅供参考
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认可,如有违规转载抄袭,版权方将通过法律途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