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献记载,《潜确类书》卷六十:李白少读书,未成,弃去。道逢老妪磨杵,白问其故。曰:“欲作针”。白感其言,遂卒业。

课本描述:李白小时不爱学习,很贪玩。一天,他逃学到小溪边,看见一位老婆婆手里拿着根铁杵(铁棍),在一块大石头上磨。李白问:“你磨铁作干什么?老婆婆回答:我给女儿磨一根绣花针。”李白又问:“这么粗的铁杵,什么时候才能磨成绣花针呢?”老婆婆说:“只要功夫深,铁杆磨成针”。李白听后很有感触,回家刻苦用功,终于成为唐代大诗人。

听完两种类似的描述,给人的感觉两个字:励志。磨杵成针比喻只要有恒心,再难的事也能做成。

先说说李白, 生于公元701年(长安元年),卒于公元762年(宝应元年),李白的生卒时间和接下来讨论的有关系。长安是武则天的年号(公元701-705年),宝应是唐代宗的年号(公元762-763年),唐代的周期:公元618-907年,就是说李白的生命周期位于唐早期。

接着我们说说传说中的老奶奶,老奶奶也是唐早期的人物,故事里说老奶奶在河边的石头上意图磨杵成针,这里我们先了解三样东西:石头、杵、针。

在故事里石头是研磨材料,古代的研磨材料不多,石头,磨刀石(人造),动物皮革的毛糙面撒上高硬度的矿物细末也可以用来精磨,类似于我们现在的砂纸。汉代开始有砖的制作工艺,汉早期的时候就已经有磨刀石了,在砖泥中混入高硬度的矿物质细末烧制后就是原始的磨刀石,前面我们讨论《草船借箭》的时候说过箭头是要打磨的。磨分干磨、湿磨。干磨和湿磨有什么区别:湿磨一般追求迅速达到造型效果,干磨一般要求达到精度,这和现代打磨工艺有很大的出入。稍微讨论一下区别:由于操作模式和动力源的区别,现代的机械磨,无论是干磨还是湿磨都要求把研磨盘、带和研磨对象的残渣迅速抛离接触面,手工加水湿磨推离脱落物的效率低一点。部分特殊材料的打磨采用干磨,让磨盘和被磨对象的残差保留在接触面,取得更好的镜面效果,现在工艺中宝石、金属的抛光都是干磨,研磨的效率低,效果好,而唐代的打磨以手工为主,至宋代才有人工动力源。

第一个问题,老奶奶用什么石头在磨?

硬度非常高的玄武岩、石英岩、花岗岩很显然不合适,高硬度的岩石上磨铁的东西,当岩石表面的细微突出物被损耗磨平之后,后面基本就不磨损了,打滑了,砂轮上的情况不一样,金属在损耗的同时,砂轮的高硬度突出物也在掉落,砂轮表面的不规则突出颗粒一直在保持。当然老奶奶选择硬度较低易磨损的石灰岩、砂岩上磨是可行的,当然要不停的加水,不然磨的时候也打滑。

第二个问题,杵是什么东东?

杵在古代有两种:冷兵器;用来捣碎东西的工具(配合臼来用,有的地方称杵窝子),老奶奶说磨成针,很显然这个杵是金属做的,一般是用铁,古代的青铜也可以做杵,但是作为碾磨工具不合适,铜残渣掉下来人吃了容易中毒。铁有两种:生铁、熟铁。生铁含碳高,含硫、磷、硅、锰杂质也多,硬度高,很脆,柔韧性很差;熟铁质地相对较软,延展性好,容易变形。老奶奶的到底在用哪种杵在磨?这个问题先保留。

第三个问题,针。

唐代的金属针种类不是很多,农耕社会可以理解,缝衣针、银针、探针、锥子…可以例举的实在是有限,老奶奶磨的肯定是缝衣服的手工针,这个可以肯定,接下来我们具体的分析一下这个缝衣服的针。我们从应用场景,材料,制作工艺分别来讨论一下。

1、应用场景。

唐代缝纫用针的用途,可以缝的东西很多:帽子、鞋子、衣服、皮革、床上用品、搭肩… 我们先说说在唐早期这些缝的东西由什么编织的。小伙伴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棉花,问题来了, 《梁书·高昌传》记载:其地有“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纩,名为白叠子。”,萧梁皇朝的记载(公元502-557),说明在李白活着的一百多年前中原地区古人对棉花的看法是一种观赏植物。棉花这个东西应用于织物是宋朝开始的,另一种说法是夏商的时候引入的(这种说法没有任何根据,考古、文献、文字都没有记录),另外一种说法是秦朝的时候由印度传入云南,但是也没有真正的在中原地区推广开,有点可信度,但是古代的棉花和现在的棉花是有很大区别的,现在的棉花是大手笔的改良过的,可能由于气候的原因,当初的印度棉无法在中原地区大量种植。

唐代的织物主要有亚麻、丝绸、羊毛等为基础原料构成,唐代人冬天御寒要么穿皮衣,要么粗加工的毛衣,有棉袄吗?有的,但是棉袄里填充的不是棉花,要么是亚麻的起绒短纤维、要么是蚕茧的下脚料打成的绒装丝,有点像现在的蚕丝被,至于古人有没有羽绒服我实在不了解,考古和史料没有记载古人把动物的整根羽毛塞进衣服的夹层来保暖。那唐朝的缝衣针缝的主要是亚麻织物和丝绸织物,唐代的丝绸织物分好多种:绫、罗、绸、缎、丝、帛、锦、绢,主要是丝的股数,织法,密度,厚度,花型上的区别,李白大诗人生活的年代没有棉布。

作为亚麻布、丝绸织物,在双层合并缝制的时候缝衣针是没有多少阻力的,但在袖口、领子、门襟的位置是很多层折边一起缝制的,多的时候有将近十层,缝衣针在穿透的时候有相当大的阻力。对老奶奶磨的缝衣针来说是个巨大的考验。另外一个就是唐人的鞋子,草鞋,亚麻布鞋(千层底),皮靴,丝履,锦履。草鞋鞋底大家都知道,皮靴基本不考虑重量,靴底也是皮做的居多,亚麻布鞋的鞋底也是亚麻布,丝履,锦履作为平民的奢侈用品,鞋底大部分也是亚麻布做的,大诗人年代的平民基本穿的鞋子其鞋底基本都是亚麻布的千层底,所以老奶奶磨的缝衣针将面对两大挑战,穿透八层以上的亚麻布,缝制千层底的鞋底(说是千层底,其实根本没有一千层,其中大部分是由柔软的植物纤维编织成型后做进去的,比如说菖蒲的)。

小时候晚上看妈妈纳鞋底的场景:大号的缝衣针,配合顶针指环(顶箍子),很是费劲,针是镀镍的,非常光滑,妈妈不时的往头皮上蹭一点油脂,还时不时的用锥子先在鞋底锥一个孔,再穿针,纳一双鞋底有时候要断几根针。缝衣针是易耗品,老奶奶您磨一根根本不够用的,要多磨一堆哈,说到这里我额头的汗就开始冒出来了。

2、缝衣针的制作材料。

唐代有三种金属材料选择:生铁、熟铁、粗钢。

生铁不能锻打,只能浇铸成型,老奶奶的杵是生铁的概率很大,我们假设,老奶奶磨成了,生铁的针非常非常脆,纳鞋底,穿透多层的亚麻、丝绸织物,没有抛光镀镍的生铁针五分钟都顶不住,断了是必须的。

熟铁做的杵,锻打成型,浇铸也行,硬度不够,就像街上买的铁丝,很软,我们截一段铁丝用现代的打磨工具磨成针,缝厚衣服或者鞋底的时候,那画面美的不可想象。

粗钢做的杵,古代的钢有,是粗钢,和现在的钢比,质量差很多。百炼钢始于西汉早期的块炼渗碳钢,其后不断增加锻打次数而定型的加工工艺。到东汉、三国时,百炼钢工艺已相当成熟。

西汉后期有炒钢的技术,方法是把生铁加热成液态或半液态,并不断搅拌,使生铁中的碳份和杂质不断氧化,从而得到粗钢,不断的搅拌是生铁熔液中的碳接触空气(用风箱鼓风),里面的硅、硫、磷要靠其它添加矿物除去,生成的粗钢质量很一般。在古人拥有的技术下,随便怎么炼钢,能控制的只是金属里面的大致含碳量,他们没有精准的检测标准,至于除硫、除磷这个他们确实可以做到,只是讲不出化学反应方程。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灌钢技术,是中国冶金史上的一项发明。沈括在《梦溪笔谈》卷三记载:将熔化的生铁与熟铁合炼,生铁中的碳份会向熟铁中扩散,并趋于均匀分布,且可去除部分杂质,而成“优质”钢材。(古人这样控制碳含量,简单来说就是取平均值),灌钢技术使用封泥(这个泥是含特殊矿物的泥,用来除硫、除磷)则可以促进造渣,去除杂质,并起保护作用。明代灌钢技术又进一步发展,据《天工开物》卷十四记载,已把柔铁屈盘改为薄熟铁片,增加了生熟铁的接触面,加速“生熟相和,炼成则钢”的进程,泥封亦改为草泥混封。(也是利用高温下的碳扩散)。

所以分析下来,老奶奶磨的杵只能是粗钢做的杵。钢做的杵比较贵,老奶奶有点奢侈。

3、制作工艺

现代的手工缝衣针取材中碳钢,加热锻压成毛坯,尾部打孔,打磨,淬火,镀镍,抛光。

古代人怎么做的具体没有考究过,对古人而言最大的问题来自于尾部开孔技术,缝衣服么要穿线的,没有孔怎么引线,我有一个很奇怪的问题,老奶奶用粗钢做的杵磨成针以后谁帮她的针开孔?开孔要加热烧红毛坯钢材,用精准的模具在尾部凿穿,好了之后还得把孔的边缘打磨的非常光滑,不然阻力一大缝纫线就被拉断了,古人制作缝衣针肯定是不镀镍的,但是抛光是肯定需要的,抛光是精细活、技术活。看来老奶奶是位全能的金工人才。

古人炼钢对钢材的用途分类远远没有现代人明确,现代的缝衣针能精准控制硬度和韧性是相当有技术要求的。

磨杵成针寓意是好的,坚持不懈的做一件事,一定能成功?不一定,前提是得有严谨的计划,得尊重现有的技术,承认、面对周围的环境,尊重科学,光凭毅力和决心是不够的。我决心够大,拼命锻炼游泳技术,就能游过太平洋?能在现有的环境里,努力地提高一点,就是很了不起的事了。

磨杵成针的故事教育了中国的孩子一千多年,有多少孩子提出过质疑,我不知道。大诗人李白不是工程师,或许被感动了,假设他是马均一样的工程师,那他或许不会被感动。大诗人写的诗流芳百世,他的想象力和注重点集中在了波澜壮阔的感官和情感描述上,老奶奶用虚构的技术成功忽悠了李白;假如李白成了书法家,有老奶奶忽悠的功劳;李白成了伟大的诗人在于他的性格、审美能力、领悟力、所在圈子、自己的人生经历,说实话,和老奶奶关系不大。

中国历史上N多的励志小故事是经不住推敲的,不符合科学、逻辑。哪里来的?文人杜撰的,后面的文人以前辈为偶像,就不假思索地杜撰,美化他们心目中的“神”,有人看出他们在吹牛么?有。古代大多是文人在帮助领导治理国家,他们的地位高,古代的工程师没有多少地位,工程师们不敢去戳破谎言,而这种情况一直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