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普定县白岩镇十二营村的韭黄迎来收割季,村民们忙碌在田间地头,尽享丰收的喜悦。

脆嫩金黄的韭黄

走进十二营村的韭黄种植基地,村民们正娴熟的揭开一个个“小黑帽”,茎白如玉、色泽金黄的韭黄霎时映入眼帘,散发出特有的泥土清香。据了解,白岩镇种植的韭黄采用黑色塑料薄膜覆盖栽种,一年能收割2-3茬韭黄,自韭黄进入成熟期以来,基地每天有四五十人务工,没人每月能收入2100元左右。

村民正在收割韭黄。

韭黄种植是白岩镇的特色产业之一,目前共种植韭黄1158亩,每亩能产1500斤左右,预计全年可收割100余万斤韭黄。为带动村民共同盈利增收,基地负责人还积极与贵州贵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售卖泥巴韭黄,增加村民收入。

白岩镇十二营村韭黄种植基地管理人蔡洪方告诉笔者,基地的韭黄早有公司预定,且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不愁销路,单价为两块钱一斤,每天基本上可向收购公司供应15000斤左右韭黄。

工人正在清洗韭黄。

在白岩镇韭黄清洗中心 ,工人们正忙碌在各自的岗位上,冲刷、清洗、分拣,一项项工作都有条不紊的进行。韭黄需求量大、销路广,同时也提振了韭黄清洗中心负责人和工人们工作的信心,能把韭黄产业做得更好。

“每天正常的一般韭黄进量在6—7万斤,清洗好的韭黄有3—4万斤,我们的韭黄都是销到浙江、上海和江苏、广东等地 ,每天的产销量可以达到28万到30万。”白岩镇韭黄清洗中心负责人梁必山信心满满的说。

韭黄飘香,产业逐渐兴旺。接下来,白岩镇还将持续做好韭黄种植和深加工等产业发展,助力韭黄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以产业兴旺带动乡村振兴。(图/文 吴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