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常山人的地方
就有常山信息网
为贯彻落实衢州市“双减”工作有关要求,进一步规范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市教研室制定了《衢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管理指南》《衢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课后教育服务的指导意见》,一起来看~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浙江省“双减”工作有关要求,进一步规范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坚决扭转部分学校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等问题,特制定《衢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管理指南》,以加强学校对作业的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1条 作业功能
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的重要载体。它不仅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手段的重要依据。作业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具有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功能和价值。
第2条 作业来源
省编配套作业本是学科作业的主要来源。在此基础上,每个学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布置校本作业或家庭作业,校本作业或家庭作业提倡由学校教师组织编写。没有编写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根据学情,在亲身解答、分析比较后,从现有的辅导资料中选编或改编优秀的作业题目。
第3条 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是教师备课的必需环节。作业内容设计力求贴近学生已有学习经验,体现学科学习方法与程序,既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又能够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作业设计首先要突出针对性: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对教材习题及配套作业本中的练习进行适当的整合,确保主客观题共存且比例适当。
其次作业设计要要注重层次性: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业水平与学习能力进行设计与挑选,在题量与难度方面体现不同层次的要求,设计可供选择的弹性作业,激发学习主动性。
再次,作业设计要体现多样性:克服单一纸笔作业的局限性,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多样化的作业。作业应该包括书面作业、口头作业、阅读作业、实践作业等多种形式,探索跨学科作业与项目学习作业。
第4条 作业规范
规范学生作业的格式和要求,指导学生先认真复习、后独立作业,先明晰错因、后订正错误,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指导学生借助学习支架,尽可能自主地完成作业内容,既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和方法,又能将这些知识或方法内化为自己的学习素养。
第5条 作业布置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精选作业,严格控制每天书面作业的总量和时长。1-2年级不布置书面回家作业,3-6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7-9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学校要建立作业统筹机制,设立作业每天公示制度,平衡各学科书面作业。
第6条 作业批改
作业批改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重在发现作业中的问题,便于及时调整教学要求和方式。作业批改应认真及时,做到当天批改或下次上课前批改完毕。批改符号规范,倡导打等级或写评语。布置学生的作业教师要全批全改,个性化的作业错误提倡面批或二次批改。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
第7条 作业讲评
作业要做到有改必评,评析同步,灵活采用集体讲评、个别讲解等方式及时进行反馈,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总结提高。严禁采用对答案、读答案、抄答案等方式讲评作业。注意收集、整理学生作业中的亮点和问题,发挥作业的诊断调控作用及形成性评价功能。
第8条 作业订正
对于学生的错误作业,教师要规范学生订正要求,指导学生开展反思性订正和积累式记录。针对学生的错误要追根溯源,引导学生反思错误原因,根治错误作业或问题,收集整理错题资源,积累学习经验与思考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9条 作业辅导
对于学生作业中暴露出来的共性问题,教师要及时反馈与辅导,要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和高阶思维。教师特别要关注对作业错误率高、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的辅导,提高帮扶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第10条 作业反思
教师要注意收集整理学生的作业资源,建立学生日常学习档案。通过批改、记录、整理、分析,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加深对教学规律的认识理解,从而改进教育教学。学校要将作业设计与运用、批改与反馈作为校本教研重点,定期组织开展优秀作业评选与展示交流活动。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通知》和教育部办公厅、浙江省教育厅、衢州市教育局等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的一系列文件要求,为推进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教育服务有序开展,提升质量,提出以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识,明确课后服务内容
课后服务是“双减”背景下的一项惠民利生政策,主要包括放学后托管服务、初中晚自习服务、免费线上学习服务、暑期托管服务以及为在校学生配套提供的就餐服务等。
托管服务坚持学生自愿和家长准许的参加原则,可采取“基本服务+拓展服务”的模式。
基本服务包括看护、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与答疑等;拓展服务指学校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等项目的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供学生自主选择参加,以满足学生的兴趣与特长发展需要,实现五育并举、全面育人的目标。
二、合理分层分类,提升基本服务品质
利用课后服务时间,看护、指导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当天作业,对学困生及时进行个别辅导与答疑,确保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初中生在校内至少完成大部分的书面作业。初中教师可指导学生在晚自习期间完成部分学科作业,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学教师应把集体活动与自主活动相结合,重在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落实好“书包不离校 作业不回家”。严禁在课后服务时间进行变相补课或上新课。
三、整合各类资源,丰富拓展服务内涵
在完成基本服务的基础上,各校要充分开展拓展服务,开发活动空间,巧妙设置活动时间,广泛开设内容丰富的活动,充分利用整合各类服务资源,最大化满足学生的兴趣与特长发展需要,使广大学生在校园内能享受优质的素质教育,促进文化学习与素养能力协调发展。
四、开展体育活动,提升学生运动素养
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场地与人力资源,开展体育兴趣小组、社团课、俱乐部、运动队训练等活动,因地制宜开发室内操、室内体育游戏,满足学生的运动兴趣与特长发展需要。积极组织小型运动会、班级运动擂台赛、校园联赛等竞赛活动,给学生提供比赛与展示的机会,帮助学生提升运动素养。
五、开展美育活动,提升学生美育素养
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场地与人力资源,开展声乐、器乐、戏曲、话剧、舞蹈、绘画、书法、摄影、剪纸、泥塑、草编等艺术类的兴趣小组、社团课、俱乐部等活动,满足学生的艺术兴趣与艺术特长发展需要。通过搭建演唱台、展演台开展小小演唱会、歌舞会、现场书画、现场手工等展演活动,给学生提供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机会,提升美育素养。
六、开展科普活动,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结合学科内容,广泛开展科普类活动,如实验活动、大自然观察探究活动、发明创造活动、科学小论坛活动、小小实验家擂台赛、发明小展厅等,结合信息化技术,培育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七、开展劳动教育,提升学生劳动素养
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开展家政、烹饪、种植、园艺、手工、木工、电工、金工、职业体验等实践类课程,引导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劳动工具,提升劳动技能;充分拓展劳动育人的空间,依托劳动实践活动基地和劳动专用教室,创建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活动,组织班团队会、劳模报告会等活动。搭建多样化的劳动展示平台,开展劳动技能展演、劳动成果展示、劳动岗位竞赛等活动,全面提升学生劳动素养。
八、开展阅读活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充分利用课后托管时间,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运用读写教室、图书馆、阅览室、阅读角等,组织共读一本书、整本书阅读、读书分享、好书推荐、阅读达人评比等活动,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思考、表达等综合能力。
九、组织项目学习,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充分利用课后托管时间,开展基于课程标准与素养导向的项目化学习。引导学生围绕驱动性问题展开深入、持续的实践,并创造性解决问题。围绕活动项目、学科项目或跨学科项目,形成项目化学习小组,给予充分的时间与空间保障,调动已有的学科知识与能力,深入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搭建项目化学习展示平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十、彰显办学特色,提升学校办学品质
各校要充分发挥学校教书育人主体功能,将增加的课后服务的工作量转化为学校的发展动力。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充分挖掘办学资源,进一步深化“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建设,提升学校办学品质,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
来自:三衢教育
有常山人的地方,就有常山信息网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