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承担的国家科技部“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专项《血压及睡眠障碍的生物反馈物理调控临床应用研究》课题启动会,在解放军总医院召开。
来自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病医学部、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北京医院、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元合科技、康康血压等课题参与、运营单位嘉宾出席活动。
引领多模跨域融合生物反馈技术
研究前沿
我国目前有高血压患者近3亿人,高血压是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的第一危险因素,每年因为高血压引发心脑血管意外死亡超过300万人。造成高血压的原因多元并且复杂,因此开展多模跨域生物反馈研究对提升高血压的控制率、减轻高血压对居民生命健康的危害势在必行。
启动会现场,课题负责人、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病医学部主任医师徐勇教授向与会嘉宾系统的介绍了本次课题拟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核心关键技术、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病医学部徐勇教授
徐勇教授指出:本专项课题旨在探索情绪和/或睡眠状态与血压水平的关系,探索如何通过多模跨域融合生物反馈技术协助管理血压有效的解决方案。
课题拟纳入合并焦虑和/或睡眠障碍的血压异常人群,应用多模跨域生理心理监测及生物反馈调控技术与设备,收集患者基础生命体征、血压、睡眠和认知情绪状态并进行居家长程监测及干预,利用动态血压等居家化可穿戴设备进行验证,分析血压波动与交感神经、认知情绪的相关性。
徐勇教授指出,课题集技术创新、理论创新、综合创新于一体,具体体现在:
技术创新:突破人体生理信号与心理信息同步检测、采集、解析及融合生物反馈信号技术,采用PTP 时间同步技术,辅以程序校正,实现多模多导生理心理信号同步采集 。
理论创新:阐明基于传统中医针灸理论的生物反馈功能刺激与人体状态调控机理,建立血压、情绪及睡眠等人体功能状态失衡人群的物理调控方法,标准体系和技术规范 。
综合创新:结合可穿戴动态血压设备、大数据平台,构建认知、情绪等多维心理状态检测、监测及干预综合体系。
课题负责人、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病医学部副主任医师王晶主任向与会嘉宾详细讲解了医生端、患者端具体操作流程,包括患者加入计划、入组评估、动态血压监测、专家在线咨询等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让后续加入课题的医疗机构能够高效、顺畅的开展科研工作。
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病医学部王晶主任
从RWD到RWE,
前沿的医疗科研软件平台
大连元合科技作为项目唯一的IT技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提供方,参与承担四个课题的科研数据平台建设任务。公司主要负责突破和解决构建健康数据多维量化分层、连续动态采集、临床与健康大数据融合分析等技术问题,全力支持项目课题的开展与临床研究。
平台借助互联网将患者服务与科研注册平台融合,帮助患者与医生通过微信小程序双向共赢。患者形成了对疾病日常监测习惯的养成;医生更方便的远程获取患者日常数据,保证项目顺利完成。
元合科技CEO钟家豪
从医院到居家,
创新的云动态血压监测模式
医疗可穿戴设备是连接医生、患者的枢纽,是实现真实世界研究的重要节点。启动会现场康康血压CEO曾明发为与会嘉宾分享了“24小时云动态血压监测仪的实现和价值”主题发言。
曾明发表示:此次专项课题是康康血压继《国家十三五“基于互联网技术开发及应用策略的高血压和肥胖综合干预管理研究”》和《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基于创新国产诊疗装备的贫困地区医疗健康一体化服务规模化应用示范”》课题之后参加的第三项国家级课题。从2016年产品立项研发至今,在世界高血压联盟、中国高血压联盟、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等众多专家的指导下,康康血压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这一细分领域不断创新突破,目前在业界率先实现了三个“第一”。
第一个把血压计改变为可穿戴形态,让动态血压监测佩戴更加便捷。产品形态的改变大大降低了患者的使用门槛,这为患者在家里自行佩戴、测量24小时动态血压创造了前提条件,打开了居家测量24小时动态血压的大门。
康康血压CEO曾明发
第一个将动态血压监测“云端服务化”。即通过物联网信息技术,患者可以选择将监测数据实时同步给签约主管医生,主管医生通过康康慢病互联网医院为签约患者提供动态血压报告判读服务、病情评估等服务。“云端服务化”重新定义了动态血压监测的服务内容,从而让患者更加有获得感。
第一个实现“诊室血压、居家血压、动态血压”三合一融合。在以往,患者的门诊血压数据、居家血压数据、动态血压数据处于相互隔离的状态,并且用户测量后的数据往往被丢失,很难实现对患者血压数据连续性回顾。面对这一痛点,康康血压基于中科院“国家物联网标识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物联网码体系发布了全球首个“血压码”创新技术,通过血压码能够打通院内、院外居家的血压数据,让医生在繁忙的门诊出诊过程中,通过血压码即可快速调出患者历史测量数据,从而更加全面、客观的了解患者的病情,有效的提升诊疗效率。
综上,本课题拟纳入合并焦虑和/或睡眠障碍的血压异常人群,应用多模跨域生理心理监测及生物反馈调控技术与设备,收集患者基础生命体征、心电、血压、睡眠和认知情绪状态并进行居家长程监测及干预,利用动态血压及动态心电图等可穿戴设备进行验证,并分析血压波动与交感神经、认知情绪的相关性,并期望达成以下三个主要成果。
1、明确通过调整认知情绪状态及睡眠状态这一途径调控血压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并探索最佳调控参数与量效关系。
2、建立焦虑和/或睡眠障碍合并血压异常人群的基线及随访结构化数据库,并研发焦虑状态和睡眠障碍程度评估系统,探讨可实现的调控情绪和/或睡眠状态的生物反馈技术并形成设备。
3、建立血压及睡眠障碍的生物反馈物理调控标准体系和技术规范。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