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在写米格-19的时候,从电脑里翻出来一堆以前拍的照片,都是在小汤山的航空博物馆里拍的,仔细瞅里面歼-6还真不少。歼-6在我国是个传奇的存在,虽然现在看来,长得不咋滴性能也一般,但历史上能被人喊到“万岁”的飞机,唯歼-6这一种。当然能有这样的待遇,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大概也属于所谓的时势造英雄,这个今天就不讨论了。航博也算是有心,能收到的歼-6系列各个改型基本都收了,很多子型号在外面根本看不到。想象起来,这些歼-6当年也都曾在蓝天上咆哮,如今却都安安静静地趴在这里,看着总感觉有种说不上来的沧桑。

停在洞库外的歼-6机群,墨林摄于2012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墨林的不完全“考证”,歼-6一共有2个系列12个型号,其一是仿制米格-19П和米格-19ПМ的全天候截击型,主要有歼-6甲(东风-103)、歼-6乙、歼-6新甲和歼-6Ⅳ;第二是以米格-19С为原型仿制和改进的昼间歼击型,主要有东风-102、歼-6丙、歼-6Ⅰ、歼-6Ⅱ、歼-6Ⅲ和歼-6Ⅲ改,以及歼教-6、歼侦-6等等。后来改的无人机、以及用歼教-6作为平台改装的变稳试验机、弹射试验机等这些没有包含在内,要算上的话会更多。航博收藏的,根据标注共有10型18架,除了歼-6新甲和歼-6Ⅰ以外都有。但墨林也有一些意外发现,这里先卖个关子,一会也要提到。

东风-102,摄于2012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编号来排的话,东风-102应该排在第1个。但实际上如果按首飞时间来算的话,东风-102是1959年9月首飞,要排在东风-103后面,可能因为东风-102后机身是仿制的米格-19П,前机身是我国自己设计的,因此生产周期相对较长,东风-102去掉了米格-19П原有的雷达,是昼间歼击机,进气口中间有个小圆锥,机头下方加了一门30毫米口径航炮。

东风-103(歼-6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风-103因为是全盘照图纸仿制,因此进度反而更快一些,1958年12月先于东风-102首飞成功,后来改叫歼-6甲。歼-6甲最主要特征就是进气道上唇口的雷达罩,这也是米格-19П系列的典型特征,当时的雷达还是分体式天线,进气道唇口上部突出来的,里面是发射天线,进气道中央隔板里面是接收天线。这架歼-6甲编号是0001号,就是当年的0批1架,说起来还是很有历史意义的。

601号歼-6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航博里还有一架也被标为歼-6甲,就是上面这架601号,但这架就有点不太正常。首先这个机身上号码既不像研制批次号也不像生产编号,倒更像是为了纪念某研究所;其次机身内部很多部件上的铭牌文字都是俄文,座舱内的标识也多为俄文,虽然隔着座舱玻璃拍不清楚,但当时能看出来;最主要的是这架飞机机左右机翼下的挂梁,跟普通的歼-6系列都不一样,是非常典型的早期米格-19系列飞机常见的“后置”式,也就是靠近机翼后缘,而一般挂梁都是位于机翼前缘。因此墨林推测,601号极有可能是当初引进的米格-19П样机。本来还有一款歼-6新甲,是为了解决老歼-6甲的质量问题,外观上和老歼-6新甲也没什么区别,航博好像并没有收藏这个系列,因此这里也没法上图了。

601号翼下挂梁的位置和形状不太常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4025号歼-6乙,没有航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歼-6乙早期曾叫东风-105,原型是米格-19ПМ,典型特征就是没有配装航炮,1963年首飞成功。机翼下有4个外挂梁,可以挂4枚仿制苏联К-5的空空导弹。米格-19ПМ一开始也是用的后缘挂梁,但我国在仿制的时候就直接改到了前缘。

航博还有一架飞机也被标为歼-6乙,机身编号14121,但是这架飞机跟14025号又不一样,就是在左右两侧翼根处分别装有1门30毫米口径航炮,后来了解到这架飞机是当初引进的米格-19ПМ样机,机身两侧的航炮是后期加装的。

14121号歼-6乙(米格-19П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歼-6基本型(歼-6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歼-6基本型,有的资料上叫歼-6丙,是米格-19С的仿制型,也是生产和装备最多、最为常见的歼-6,所有获得过战果的歼-6也都是这种,航博一共收藏了5架歼-6,上面的2207号是生产型的首批首架,服役过程中还击落过1架RF-101;另外1架60549号,2010年2月执行了最后一次训练任务后退役,是空军最后一架退役的歼-6。据说当初退役的时候还搞了一个仪式,机头挂上了大红花,不过没有找到相关的图片。除了这两架以外,航博应该还有3架歼-6基本型,因为长得差不多,也没啥特别的,就不放图了。

60549号、最后一架退役的歼-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歼-6Ⅰ。航博并没有收存歼-6Ⅰ,但歼-6Ⅰ却不得不提,因为后面几个改型都是以歼-6Ⅰ为基础。当初研制歼-6Ⅰ的目的是为了打高空无人侦察机,因此歼-6Ⅰ通过减重增推等措施,成了整个歼-6系列里飞得最高的型号,但一门航炮的火力太弱,于是又改成了升限略低但装2门航炮的歼-6Ⅱ。不过到了歼-6Ⅱ的时候,歼-7也已经装备了,所以后来歼-6Ⅰ和Ⅱ的数量都很少。航博收了2架歼-6Ⅱ,比较明显的特征是机头处有8个辅助进气口,编号分别是41403和41404,据资料记载当初实际上也只生产了2架歼-6Ⅱ,所以航博应该是把这个型号收齐了。

这两架实际上也是仅有的两架歼-6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323号歼-6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歼-6Ⅲ是在歼-6Ⅱ的基础上进行大规模改进的型号,进气道调节锥为2级可调,恢复了3门航炮,后面还进一步改进了歼-6Ⅲ改、歼-6新Ⅲ两个型号,减少到2门航炮,但增加了翼尖导发架,可以发射更加先进的红外制导空空导弹。但后两个型号在很多资料上的表述都不一致,感觉比较乱,墨林估计大概只是生产或返修批次不一样,其他并没有什么区别。航博也有两架被标注成歼-6Ⅲ改,编号分别是51208和51209,不过这两架也极有可能是老歼-6Ⅲ返修过程中加装了翼尖导发架。

资料记载歼-6Ⅲ改只保留了2门航炮,但这两架都是3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58号歼-6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歼-6Ⅳ是辨识度最高的一款歼-6,进气口和别的歼-6完全不一样,1970年才首飞成功,航博收存了1架,机身编号是20158。歼-6Ⅳ也是用于全天候截击作战,但产量并不多,70年代以后我国空防压力也减轻了很多,再加上歼-7也不断成熟,因此用得也不多。

歼-6Ⅳ的机头特写,墨林摄于2012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上面这些以外,航博还存了2架歼教-6和1架歼侦-6。歼教-6是双座高级教练机,只有机头下面一门航炮,基本上一眼就能看出来。歼侦-6其实有很多批次,各个批次间的改进也比较大,估计要想收全是也不是容易的事,歼侦-6与歼-6基本型的差别主要在机头,大家可以自行比较一下。

2架歼教-6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1312号歼侦-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还要提一下这货——涡喷-6。1架歼-6要装2台涡喷-6,这么算的话,涡喷-6的数量应该至少是歼-6的两倍,虽然不一定准确,但也能说明涡喷-6数量之巨,后来“老表”强五爷也还是用涡喷-6,甚至还装了个后风扇成了涡扇-5,涡喷-6对中国航空工业,也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涡喷-6发动机,2008年摄于航博洞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话说,这次还整理出了很多以前在航博拍的其他机型,后面慢慢都贴出来,大家有兴趣也可以亲自到航博去参观一下,别的不说,对中国航空的发展历程还是记录得很充分的,要细细的看下来,一整天也不够看。不过闭馆整修了一年多了,现在还没开放,大家要看的话可能还要等一阵。

码字不易,觉得不错就请点个关注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