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爵士,活成爵士

文/几兀

Blue Note来到中国整整五年了。

记忆里,它的九月一直隆重而盛大。去年这个时候,谁也料想不到,中国最会办周年庆的爵士俱乐部会连续两年不由自主。总以为“明年会好的”,但全球疫情的反复和拖沓持续消磨着大家的斗志。每个人都在一次又一次地摸索和习惯。各行各业慢慢从一时的忍耐和等待,熬向接受现实、主动适应新的常态。曾经我们被动地企盼未来,如今却一头扎入活在当下的思维定势。见招拆招,何尝不是在即兴?

最近,我反复思忖着爵士乐、Blue Note和我们的关系,思考着疫情有没有改变我们。9月18日,我在Blue Note Shanghai看了INNOUT(肖骏、安雨,特邀黄健怡、张柯)的现场。严格来说,这不太能算爵士,台上的人恐怕也没想过要演爵士。但最后呈现出来的样子,却诚然是他们想要的效果:不属于类型所能探讨的范畴。谢幕时,我突然意识到,爵士乐对爵士人的影响是真的彻底,因为往深走,可以完全超出音乐,甚至上升到世界观、审美和潜意识里去。哪怕表现出来的不是爵士乐,哪怕我们在做的是其他的事,但我们的思维里都有爵士乐挥之不去的影子。所以世界上有那么多种音乐类型,大家唯独说:JAZZ IS LIFE。不无几分道理啊。

上海的爵士现场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座无虚席。肖骏说,再次回到爵士的舞台,感觉很亲切。

INNOUT在Blue Note Shanghai演出结束后与观众合影

INNOUT是肖骏和安雨在2018年发起的概念组合。更多人知道并粉上他们,是因为综艺节目《乐队的夏天2》。2020年夏,他们和Chace组成的三人乐队“mandarin”通过节目走红。

但早在节目前,肖骏和安雨就已经是中国爵士圈公认的青年才俊。不作为mandarin或INNOUT的成员,而是以独立的个体活跃在爵士一线。今天在这个重奏,明天在那个乐队,后天排着自己的项目,这是爵士特有的“leader/sidemen”文化。爵士是一场场敞开双臂的交流,但对不少太习惯摇滚乐队“养成文化”的乐迷而言,这种灵活的“人事关系”还是有点陌生。

因为主导爵士乐的,不是乐队文化,而是项目文化。 所谓项目,可以是一个乐队或一张专辑,也可以是为了一张几张专辑而组成的乐队。可能先巡演再进棚录制,或反过来,也可能在巡演中就在现场录完了。爵士乐手主导和参与的项目往往不止一个,项目间的区别可以形而上体现在风格审美、内容理念上,也可以形而下落到乐队编制、配器结构上。基于项目灵活运作的乐队,不比捆绑制的兄弟连少一分团队内核。爵士乐看重即兴、即时的反馈和创造,对长期重复容忍度很低,从而习惯性地寻求更大的差异化。从品牌形象的角度,这种无助于加深受众记忆的作风,可能本身就是反商业的,反的是最主流的品牌孵化模式。但让人“跟不上”“记不住(旋律)”的爵士乐,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项目思维,从源头上降低了音乐家固步自封的概率。项目文化的重心偏向落在“人做音乐”,而不是“音乐成就人的品牌”。于是同一个INNOUT,在去年的一场演出里特邀萨克斯风高太行,今年又和钢琴家黄健怡、低音提琴张柯搭伙。实验性一如既往,但乐手间即时即刻的相互影响却推导出迥然相异的音乐面貌。俨然一个可以做加法的设置。换了场地、换了特邀、换了灯光,安雨的状态也截然不同。躁一点或温和一点,多一分或少一分对舒适区的刺激,这些都是表层的感观。台下在聆听的是一场对话,台上的interplay瞬间即永恒。借一首Cole Porter的爵士标准曲:Anything goes。何况爵士乐又是现代流行乐的基础,从审美思维和理论技术上影响后世其他类型,也就为音乐创作提供了更强的工具性。

Blue Note Shanghai INNOUT 演出现场

所以那晚在Blue Note演的是爵士吗?“呃……INNOUT是什么样的音乐……有点难回答,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音乐,”语音信息里的肖骏刚睡醒,但他很快重新整理了思路,“反正那晚演的是比爵士乐的即兴还即兴的音乐,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的和声和节奏都没有规则,靠台上互相听来给出反应。下半场应该是爵士乐吧。INNOUT的出发点不是想着什么风格。我们想的是,两个人怎样在做出很多动静的同时,玩得比爵士乐更加没有规则,或者说,不去提前制定好规则,在即兴的同时制定即兴规则。”

Miles Davis有句名言,“I’ll play it first and tell you what it is later.”显然,INNOUT是一个凌驾于音乐类型之上的项目。INNOUT想探索的不是爵士乐,而是更广阔的声音世界。但这种开放包容、追求多元的音乐思维和胆魄,却是爵士价值观的产物。

在另一边,为能在周年月更好地呈现INNOUT,Blue Note Shanghai一改标志性的餐饮式座席,用椅子分区排出一个小剧场。过去五年中,Blue Note也曾为了少数演出“重置”内厅布局。时光倒回到崔健、火星电台、野孩子、杭盖等现场,摇滚livehouse式的全员站席也曾让台上台下同频共振。mandarin去年在Blue Note Beijing的现场也采取了站席。但撤桌加座的剧场式,在Blue Note还是头一回。

音乐内容和观众体验是重中之重。Blue Note的华语演出运营武珈伽说,“并不是没有考虑过站席,但什么样的摆台形式还是要根据音乐内容。INNOUT的音乐如果站着听的话,观众可能就懵了,不知道该干什么,会很局促。”尊重台上的音乐,在意台下的观众,其他都能探索变通,毕竟一切都是为了即将发生在这个空间里的事。

爵士场地真的很灵活,又雷厉风行。有时会让我觉得,做演出也好,运营Club的里外也罢,Blue Note似乎在潜意识里也有着项目思维。他们真的乐于量身定制现场、随时拥抱变化,不仅仅是摆台形式或舞美设计,还有对音乐类型甚至文化形式的包容,对社会责任与公共关系的态度,更有疫情以来的一系列应对调整。我更愿意相信,是我们共同热爱的爵士乐,经年累月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大家的思维模式和做事风格。爵士人,面对变化从不露怯,更能主动出击。

Blue Note China也像舞台上的乐手,总是活在和环境的interplay中。他们也“在即兴的同时制定即兴规则”,制造着Blue Note自己的“动静”。

"UPCOMING SHOWS"

更多精彩演出推荐

BLUE NOTE SHANGHAI

上海市虹口区四川北路867号中信广场3-5层 139 1870 6076

BLUE NOTE BEIJING

中国北京市东城区前门东大街23号 139 1090 2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