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历史原因的影响,我国许多高校的前身都与现在的名称不同。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成功改名,并成为一流大学的部分高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华中工学院、华中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2017年成为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是入选"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强基计划"试点高校,也是国家"111计划"高校,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是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是湖北省2011计划高校,是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高校,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

华中工学院于1953年成立,以原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南昌大学,广西大学等高校的机械和电机系组建而成。

1960年,华中工学院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

1979年,华中工学院成立了第一个文科性的研究机构——中国语言研究所。

1988年,华中工学院成功改名为华中理工大学。

2000年,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建学院三校合并,共同组建华中科技大学。

2001年,华中科技大学进入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

2020年1月,学校入选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强基计划”)。

华中科技大学在全国高校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拥有14个A类学科,其中,A+类学科有四个。是综合实力、学科实力强劲的中国一流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前身是南京工学院,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世界一流大学”A类,是“985工程大学”,是“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东南大学入选首批“强基计划”试点高校,是国家“2011计划”高校,是“111计划”高校,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是“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是“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高校。

东南大学在全国高校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拥有五个A+学科、一个A类学科,六个A-学科,A+学科数量挤进了全国前八名。

1952年,在国立中央大学本部原址建立了南京工学院。

1988年5月,南京工学院重新更名为东南大学。

1996年3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正式建立研究生院。

1996年12月,东南大学入选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2000年4月,原东南大学、南京铁道医学院、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南京地质学校也并入,组建新的东南大学。

2001年2月,东南大学被列入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2020年1月,学校入选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强基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大连大学工学院、大连工学院、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的前身是大连工学院。大连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是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共建高校,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高校,是国家“985工程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首批“强基计划”试点高校。

1949年4月,大连大学工学院成立。

1950年7月,大连大学建制撤销,大连大学工学院独立为大连工学院。

1960年10月,学校被确定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1978年2月,学校被重新确定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1988年3月,更名为大连理工大学。

1996年,启动实施国家“211工程”建设,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共建大连理工大学。

2001年,启动实施国家“985工程”建设,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重点共建大连理工大学。

2017年1月,入选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中的“世界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A类)。

2020年1月,学校入选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强基计划”)。

在全国高校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大连理工大学9虽然没有获得A+级的学科,但拥有2个A学科,拥有5个A-学科。综合实力还是比较强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华南工学院、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也是教育部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A类高校”,是国家“211工程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大学”。已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高校,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入选“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筹建华南工学院。

1960年10月,华南工学院被中共中央确定为64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

1962年,华南工学院和华南化工学院合并为华南工学院。

1978年2月,学校(当时为华南工学院和广东化工学院)均位列教育部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高等学校(俗称的88所全国重点大学);同年,华南工学院和广东化工学院合并成立华南工学院。

1988年,华南工学院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

1995年,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首批进入国家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大学行列。

2001年,实行新一轮部省重点共建,学校进入首批国家高水平大学建设(“985工程”)行列。

2017年9月,华南理工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2020年1月,学校入选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强基计划”)。

在全国高校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华南理工大学拥有8个A类学科。其中,拥有一个A+学科,七个A-学科。是一所有相当实力的全国重点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北京工学院、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是副部级建制,也是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的高校,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大学”、“985工程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是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高校,是入选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校,是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是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高校,是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高校,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

1951年11月18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将华北大学工学院改名为北京工业学院,自1952年1月1日启用新校名。

1959年,成为国家首批颁布的16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

198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的单位之一。

1984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22所试办研究生院的大学之一。

1988年4月2日,为适应学校由单一工科院校向以工为主,理、工、管、文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学转变的需要,北京工业学院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

1995年,学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

2017年9月,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2020年1月,学校入选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强基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成都工学院、成都科技大学、四川大学

原成都科技大学创建于1954年,时称成都工学院,代表了由高校院系调整而组建的新型大学。

1953年,在全国高等工业学校行政会议上,教育部决定将四川大学工学院和四川化学工业学院合并建立四川工学院。

1954年12月,国家高教部决定,四川化工学院迁至成都与成都工学院合并,学校名称仍为成都工学院。

1978年,成都工学院转归中国科学院,并更名为“成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成都科技大学),成为全国重点大学。

1980年10月,成都科技大学与同属中科院的浙江大学一起转归国家教委(现教育部)领导。

1994年,作为国内高等教育转型以及高校大合并的试点先驱,四川大学与成都科学技术大学两所全国重点大学合并为四川联合大学,1998年更名四川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的前身是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是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部署下,由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的电讯工程有关专业合并创建而成。

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学校1960年被中共中央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

1961年,成都电讯工程学院被中共中央确定为七所国防工业院校之一。

1988年,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

1997年,电子科技大学被确定为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

2000年,由原信息产业部主管划转为教育部主管。

2001年,进入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

2017年进入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A类高校行列。

2020年1月,学校入选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强基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东北工学院、东北大学

1949年3月,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以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理学院(部分)为基础建立沈阳工学院。

1950年8月,定名为东北工学院,隶属国家冶金工业部,校址设在沈阳南湖。

1960年10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增加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决定》,东北工学院被列为全国64所重点大学之一。

1981年11月,东北工学院被国家确定为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

1993年,国家教委正式批准东北工学院复名为东北大学,学校聘请张学良为东北大学名誉校长。秦皇岛分院随东北大学复名而更名为“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1996年,东北大学进入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秦皇岛分校也随之进入“211工程”行列。翌年1月,原沈阳黄金学院并入东北大学。

1998年,东北大学进入国家首批“985工程”大学行列,并划入教育部直属,秦皇岛分校也同步划入教育部直属。

2006年,秦皇岛分校开始承担“985工程”建设项目,并同步进入“985工程”全国重点大学。

2017年1月,东北大学入选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9月,入选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东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辽宁省、沈阳市三方重点共建,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B类),国家首批“211工程大学”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入选了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高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九、西北工学院、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前身是西北工学院,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中国唯一的一所以同时发展航空、航天、航海(三航)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是985工程大学,是211工程大学,是入选2011计划的高校,是入选111计划的高校,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是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高校。

1938年,国立北洋工学院(今天津大学)、私立焦作工学院(今中国矿业大学)、北平大学工学院和国立东北大学工学院(今东北大学)在汉中组建国立西北工学院。

1946年,迁至咸阳。抗日战争胜利后,北洋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焦作工学院相继迁出复校,北平大学工学院和其它三校未迁出的师生继续留在国立西北工学院。

1950年,更名为西北工学院。

1952年,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的航空工程系在南京组建华东航空学院。

1956年,华东航空学院迁至西安,更名为西安航空学院。

1960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1970年,哈尔滨工程学院航空工程系整体并入西北工业大学。

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6年,学校试办研究生院,1996年正式建院,是首批设立研究生院的院校之一。

1997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队列。

2001年4月,成为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2017年9月,西北工业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

2020年1月,学校入选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强基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西北电讯工程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是西北电讯工程学院,是中央部属高校,直属于教育部,为全国重点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学校是由教育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共建,位列国家双一流、2011计划高校,是211工程大学,是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1952年5月,中央军委命令,将中央军委工程学校一部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通信工程学院更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学院。

1959年,被中央确定为首批20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

1966年4月1日,退出军队序列,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更名西北电讯工程学院。

198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8年1月,西北电讯工程学院更名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994年4月,学校“211工程”顺利通过部门专家预审。

1996年,学校获准成为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以上高校改名都非常成功,其中,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四川大学、东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8所院校,都成了985工程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虽然只是211工程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但实力不逊色于985工程大学,为国家培养了许多高科技人才,影响力很大。

分析著名高校历史,了解著名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的过去,或许对家长们、学子们填报高考志愿非常有价值。祝愿学子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努力拼搏,学成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