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秋风起,又是一年重阳至。
10月14日,九“酒”归一,登高赏菊。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个吉祥的日子,所以在这天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
而文人墨客往往也有感而发,因时生情,在诗词中思念故土、思念友人,在酒中、赏菊中抒发着万千思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此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写下,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长安的歌舞升平也抹平不了心灵的落寞,市井的繁华也掩盖不住对远方兄弟的思念。
举目四望,万般言语无友人可说,又恰逢重阳日,只能无奈感叹:“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醉花阴·重阳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卷帘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在词中借重阳写菊,委婉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世界,长期颠沛流离,与亲人终日不能重逢。对镜绛唇,涂胭脂,却无人欣赏。室外菊花怒放,却无人嬉戏,只有自斟自饮,在酒醉中回味过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九日龙山饮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在重阳诗句中,“龙山之会”“落帽”是常被引用的典故,李白在重阳节这天在龙山宴饮,盛开的菊花与罢官的落魄形成鲜明对比,就连秋风吹落了帽子都没感觉到,月下醉舞,明月留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浩瀚的诗词海洋中,诗短情长。
如今重阳又至,愿你有所盼,有所想,所盼都能重逢,所想都能如愿。
重阳节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