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宁寺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右卫镇东街北侧,明代天顺四年(1460年)右玉林卫所建,右卫镇在当时是右玉林卫所在,右玉林卫是明王朝防备鞑靼入侵所设卫所之一。

现存保宁寺正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宝宁寺水陆画,明代宫廷“敕赐”以“镇边”,皇家血统、品质保证,现存一百三十六轴,包含佛、菩萨、明王、罗汉、护法神祇、天仙、往古人伦及孤魂等众,每幅都有榜题。现存于山西省博物院。

‬诸佛

‬佛全称佛陀、佛驮、休屠、浮陀、浮屠、浮图、浮头、没驮、勃陀、馞陀、步他。意译觉者、知者、觉。觉悟真理者之意。亦即具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如实知见一切法之性相,成就等正觉之大圣者。乃佛教修行之最高果位。
  • 佛教认为,佛有三身,分别是:法身毗卢遮那佛、报身卢舍那佛、应身释迦牟尼佛。以理法聚而为法身,智法聚而为报身,功德法聚而为应身。因一佛具三身之功德性能,所以三身即一佛。身除指体貌外,亦有“聚积”之义,即由觉悟和聚积功德而成就佛体。由此含义而有三身、三十二应身、千百亿化身等说法。‬

毗卢遮那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毗卢遮那佛(即大日如来),佛以法为身,故称法身,法身处于常寂光净土,象征佛法无处不在。意译为“光明普照”、“遍一切处”、“大日”。在密宗法系中是最高身位如来,故密教称毗卢遮那佛为“大日如来佛”,为密教教主。密教五方佛中正中央佛。佛像结跏趺坐于莲花须弥座上,身着红色袈裟,双手结毗卢印于胸前。

卢舍那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报身(智法聚而为报身)佛,卢舍那佛,义曰:光明遍照,又作“净满”。报身佛是表示证得了绝对真理获得佛果而显示了佛的智慧的佛身。是行六度万行功德而显佛之实智也。

释迦摩尼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应身(功德法聚而为应身)佛,又称化生、应化身,是表示随缘教化,超度世间芸芸众生而现的佛身,即释迦牟尼的生身。佛教创始人,也是过去七佛中的第七佛,三世佛中的现在佛(过去佛燃灯佛、未来佛弥勒佛)。

释迦摩尼右手呈施依印,(无畏印和护法印都被称为施依印)这个手印代表佛陀使芸芸众生免除轮回的所有恐惧,代表佛的统治和保护性的福报。拇指与无名指相捻形成一个圆圈,象征施依,是智慧和方法的结合。三个直伸的手指代表佛、法、僧三宝所依托的事物。

弥勒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未来佛,即释迦牟尼佛的法定接班人,宋以后汉地形象多为“布袋和尚”,即佛教寺院天王殿上笑口常开的胖和尚。弥勒佛的净土为兜率天,意为“妙足”、“知足”。

药师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亦称“大医王佛”、“十二愿王”等。药师佛菩萨道时,发十二大愿,愿为众生解除疾病之苦,使具足诸根,而入解脱,依此愿而成佛。药师佛愿满建成的净土,即净琉璃世界。药师佛为活人消灾延寿,让人健康快乐,故在汉地大受欢迎。日光菩萨与月光菩萨为其左右胁侍,合称东方三圣。

阿閦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方佛中的东方佛,表觉性,意译为“不动佛”、“无动佛”、“无怒佛”、“无嗔恚佛”等。閦意为“动”、“嗔怒”,阿意为“无”。无嗔怒是佛门修行的基础,是佛门最重要的戒律之一;因嗔怒会生烦恼,而烦恼是“苦”根源,是成佛的一大障碍。

阿弥陀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名号有十三个之多,常用的有“无量寿佛”、“无量光佛”、用“阿”意为“无”,“弥陀”意为“量”。阿弥陀佛位于西方净土极乐世界,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为其左右胁侍,合称“西方三圣”。据《无量寿经》云:凡至心发愿求生弥陀净土者,临终之时,阿弥陀佛必定亲自前来接引往生,故又名“接引佛”。

宝生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五方佛中的南方佛,表福德,象征着大日如来五智中的第三智即平等性智,又译为“南方福德聚宝生如来”,宝相佛,宝幢佛等。宝生佛位于南方欢喜世界,可满足众生的一切愿望。

不空成就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方佛中的北方佛,表事业,象征着大日如来五智中的第五种智慧——成所作智,可以成就自利、利他的一切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