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客家人一直都有“耕读传家”的传统。古代客家地区山多地少、人口众多,造成经济比其它地方落后,但客家人的地域却是天然的人才库,崇文重教一直是融于客家文化血脉中的珍贵基因。

从宋末元初的文天祥,他们无不都通过读书求得知识,从而名扬史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来梅州行,到访大埔茶阳古镇,看到建于明代的《父子进士牌坊》,这也是客家人“耕读传家”的典范,而牌坊后面,就是《椿森第》,细细一打听,这竟是国立中山大学首任校长邹鲁的祖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邹鲁是广东国立中山大学的首任校长。也是1949年以前国立中山大学历任校长中任期最长者。同时,还是潮州师范的始创人之一。

邹鲁祖居位于广东梅州大埔县茶阳镇城西28号,它是一栋建于清代的三进式的客家传统院落。建筑为硬山顶结构,祖居外门上有横匾,写有“寿庐”两字,对联为:“寿为五福始,庐萃一堂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院后,朱红大门外面为石门框,横匾为“椿森第”三字,左右两侧绘有人物和中国传统山水壁画;门檐横梁上,还有木头雕刻的狮子,非常逼真,左右的墙上,还有一些几何画案的壁画,十分精美,窗花是青绿色陶瓷砖的,很有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邹鲁故居里面,有《从客家之子到教育家》邹鲁生平展,通过图片和文字,向游客介绍这个教育家的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邹鲁先生所写的国立广东大学概览,这是中山大学的前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立中山大学校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邹鲁故居取名“椿森第”,是因为“椿森”两字代表其对他对父亲的敬仰和恩情,而“第”也是官邸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座建筑虽然规模不大,但布局合理,并且里面的采光都很好,房间里面也明亮,站在二楼,视野也是挺开阔的,很有客家民居的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堂为两层楼房,右侧厢廊设有木梯,二楼也是开放给游客免费参观的,里面主要是生活场景的复原陈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堂檐为琉璃瓦,上面还有一些花纹图案。这些建筑艺术都挺有客家民居的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房间呈现的是客家民居内部陈设。

房间内靠墙摆放着八仙桌及座椅,墙上悬挂有竹篮、襄衣、斗笠和竹簸算等工具,表现了客家人克勤克俭、淳朴整洁的精神习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房间呈现的是邹鲁先生的书房。

邹鲁先生从小酷爱读书,终日勤读不辍。书桌上陈列有毛笔、砚台、烛台等,先生伏案读书的场景依稀浮现在我们眼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房间呈现的是邹鲁先生父母卧室。

房间内陈列有木架床、梳妆台、洗脸架等家居物件,从细微之处着手,呈现了客家人的日常生活细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邹鲁故居场景复原陈设

此空间置以条案、八仙桌、木椅等,呈现了客家人的上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房间呈现的是邹鲁先生的卧室。

房间内家具、装饰、陈设物件无不显示出质朴无华的特点,字画的陈列又突出表现了邹鲁先生对读书的追求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旅游小贴士:

邹鲁故居是免费开放参观的,在故居小院旁边,还有以前大埔县的老办公楼,里面有很多富有年代感的东西,大家也可以过去看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建筑都保存50年代那种旧模样,连楼梯、栏杆和地板都是木质的,很有怀旧的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前用于表演和开会用途的大礼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前的办公室,墙上的标语都很有年代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办公楼区域是二层的,看到上面的吊灯没有,都按当年的样子保存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有部分房间,里面陈设布置成场景,也是值得参观的。

以前酒馆

看完,留言告诉乐玩君,你想过这里看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