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诸葛亮在北伐途中病逝五丈原之后,整个蜀汉的顶梁柱就轰然倒塌了,而继承诸葛亮遗志的天水幼麟姜维则是扛下了继续北伐的大旗,进行了为期二十四年的北伐生涯。可惜最终因为国力悬殊以及小人作祟,最终兵败被杀令人叹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诸葛亮病逝五丈原

不过按照三国志中的记载,姜维一共发动了多达十一次北伐,其中败多胜少,而且每次胜利也只是小胜对于整个蜀魏综合实力并没有太大的改变,所以不少人都认为姜维的北伐根本没有任何的意义,甚至完全是在劳民伤财。有不少网友指出,自从诸葛亮去世之后,姜维率领蜀军的北伐仅仅只是为了北伐而北伐,并没有任何实际作用,如果说姜维想通过北伐来和魏国拼国力延缓蜀国败亡的时间,那么魏国战后恢复能力远强于蜀国,拼到最后无疑是让蜀国更加“兵困民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姜维

而作为蜀国丞相的诸葛亮并不仅仅只培养了姜维一个人才,早期荆襄英才马谡也是诸葛亮重点培养的接班人,而且诸葛亮对于马谡的喜爱很大程度上已经远远超过了对姜维的喜爱。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蜀汉先主刘备识人之能天下公知,只要是刘备招揽到的人才以后必定会担任蜀汉政权要职,而作为诸葛亮前期接班人的马谡就被刘备评价为“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结果刘备刚走没几年诸葛亮就将马谡在军中的官职接连提拔,甚至还会提出问题请教马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诸葛亮眼中的马谡

不过可惜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途中,诸葛亮将街亭这个运粮重地交由马谡去镇守,而马谡也是倒霉,第一次独自领军作战结果就遇到了曹魏名将张郃。张郃无论是统兵经验还是统兵时间都不是马谡可以比拟的,更何况张郃还有兵力优势,于是街亭之战中马谡毫无疑问的被张郃揍得鼻青脸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街亭战败后的马谡

姜维和马谡谁更适合做诸葛亮的接班人?

那么姜维和马谡之间谁更适合做诸葛亮的接班人呢?其实这个问题很难判断,毕竟无论是马谡还是姜维都没办法完全替代诸葛亮在蜀汉的位置。而且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马谡和姜维基本上对于内政方面都一窍不通。这也是为何后期蜀中内政事务都是由蒋琬接手的原因,其实诸葛亮连年用兵不缺粮草也是幸亏后方蒋琬的调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姜维北伐

马谡由于英年被斩所以后期的发展很难预估,但是马谡生前从事的工作都是幕僚谋士类,很大程度上和法正相似,同样马谡也和法正一样喜欢兵行险招。反观姜维很大程度上是一名优秀的统帅,行军打仗那是没话说,但是在谋略方面却完全不是曹魏名将邓艾的对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正

如果蒋琬加上姜维和马谡三位一体的话,那么肯定会是一个强化版诸葛亮,但是如果分开的话左舰还是认为姜维更适合做诸葛亮的接班人。毕竟内政发展的再好前线一直丢城陷地也是没辙,同样你计谋用的再好,最基本两军会战排兵布阵都不会也是白给。

各位认为马谡和姜维谁更适合做诸葛亮的接班人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