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年爆款清宫网剧《延禧攻略》中,我们不光为皇帝和妃嫔们的情感戏捏一把汗,还通过剧情了解到古代的后宫嫔妃们服饰和日常生活礼仪,其中大篇幅的用餐镜头一度馋哭了网友,被调侃说网友《延禧宫略》不如应改名叫《宴席攻略》。细心的网友还注意到不同等级的妃嫔们吃穿用具皆不相同,有着明显的划分。

皇后用具通常使用里外黄釉器,吃食也是所有妃嫔中最好的,每天有两只鸡或鸭;皇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只能使用外黄内白的器具,每天可以有一只鸡或鸭;对于等级相比更低一些的贵妃,则使用黄地绿龙器,吃食上面每两天才有一只鸡或鸭。

清代宫廷饮食作为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集大成者,不仅烹饪技术也达到了顶峰;也体现了这一阶段社会最高的饮食水平,有着严格的饮食规制,从电视剧中便可见一斑。

那么在古代,不同等级的人们都用什么餐具吃饭?

春秋战国时期的鼎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便开始注重餐桌礼仪与等级。

在《芈月传》中就有这样一个“坐”的画面

在当时,无论吃饭还是上朝,人们都得跪坐。

而跪坐的席子也体现了身份地位。天子可以坐五重席,士大夫和诸侯就按照身份相应地减少,地位不高的大臣们只有薄垫子的份儿。

在用餐食具上,周王室根据官员等级的不同,在旧制的基础上创设了一套列鼎制度:天子用九鼎、卿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

但是对于天子“九鼎”到底是一鼎的统称还是九个不同的鼎,仍然有待考究。

一种说法是:夏朝初年,大禹统一了华夏大地,将天下分为九州。分别是冀州、徐州、兖州、青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待局势稳定后,大禹令每州贡献青铜若干,将九州青铜铸成一鼎,并将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鼎身,象征九州一统,这一鼎被称为“九鼎”。

当然,也有九鼎是九只,每只代表一州的说法。但史料中并没有明确这九个鼎的名称。

即使对于九鼎并没有明确的说法,但我们还是能够得知,贵族等级与鼎的数量严密地捆绑在一起。

汉代贵族才能使用的漆制餐具

在湖南省的马王堆汉墓,曾出土过许多汉代的杯盘、耳杯、鼎、案几等餐具。这些漆器色彩艳丽,即使过了几千年依然光亮如新。

由于漆器制作工艺复杂,掌握技术的工匠并不多,在当时,漆器的价格非常高,几乎可以等价金器和银器。但由于漆制的餐具轻便、美观、耐用,贵族们对其格外青睐,于是漆制的餐具成为上层阶级的潮流餐具,而普通老百姓只能使用陶制的碗碟。

在《易林》中记载:“二人同室,兄弟合食,和乐相好,各得所欲。可见在汉代贵族中还实行的分餐制度,一人一案一套餐具,并且以此区分用餐者不同的身份和地位。

而我们熟悉的鸿门宴更是详细的介绍了分餐的具体情况,在宴会上,项王、项伯坐向东,范增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这五个人也是一人一案。而普通的老百姓们,通常是不具备分餐资格的。

唐朝贵族——用金银也用瓷碗

随着瓷器工艺不断发展,唐朝的瓷器到达了第一个鼎盛时期。

唐朝的瓷碗器造型多样,品种繁多。唐代诗人陆龟蒙在“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描绘的青瓷碗,就能反映唐代制瓷业的高水准,其中越窑青瓷形色温文尔雅在京城文人间广为流传。

李白在《客中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所写的盛酒的白瓷碗,都是唐代是人们最喜爱使用的餐具,并且不分贵贱,平民和有身份地位的人都能通用。

与此同时,唐朝时期开辟的中国到欧洲的商道,带来了金、银、玻璃等材料。于是被制作成餐具,受到上流社会的追捧,一般在宫廷和显贵的宴会席上使用,以显示地位尊贵。如《妖猫传》中,杨玉环喝下掺杂了蛊毒的酒杯,就是花瓣形状的金器皿。

清宫嫔妃用颜色区分地位

随着烧制技术的不断提高,到了清时期,人们开始雕琢于碗的器形、釉色和纹饰。

普通百姓最常使用的是碗体轻薄、白底青花的饮食用碗,而皇室中则使用的是民间没有黄釉瓷。

清代规定,里外黄釉龙纹为皇帝所用, 皇太后、皇后用里外黄釉器;皇贵妃用外黄内白的器具,贵妃用黄地绿龙器,嫔妃用蓝地黄龙器,贵 人用绿地紫龙器,常在用绿地红龙器,答应用各杂色瓷器。

这一点在《甄嬛传》中就有所体现,华妃喝茶就使用的黄地绿龙茶具。

古时候的餐具多是人地位的象征,随着中国饮食文化不断地发展,餐具成为人类餐桌文化的一种产物。它与食物相辅相成,共同造就了中国美食名扬天下的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