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到冲锋枪,相信是很多军迷朋友所熟悉的一种武器。

二战期间,频繁的巷战以及伴随坦克作战使得交战距离被进一步缩短,单兵自动火力武器成为主流。

在这种环境下诞生了各式各样的冲锋枪,如德国的MP系列,美国的M3,苏联的波波沙冲锋枪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上述几款以战场性能为主的冲锋枪不同,英国斯登冲锋枪以简单的构造,便宜的造价,适合大规模制造装备等特点为军迷小伙伴所熟知。

简化到极致,一美遮百丑的英国斯登冲锋枪。

《长津湖》电影里,连长伍千里作战时手中拿着一把横向装弹匣的冲锋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枪枪管到枪身整体像一根水管拼接起来一样简单,这种武器就是在整个二战因为过于简陋而被调侃为水管工杰作的武器—英国斯登冲锋枪。

司登冲锋枪的出现源自于1940年5月后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英国远征军丢失了大量重型武器后撤回英伦本土。

当时英国远征军手中武器主要以李·恩菲尔德步枪,布伦轻机枪以及马克1型重机枪,与其相比的是当时对手德国在一战时就已经装备了MP18冲锋枪(这款冲锋枪在中国被称为“花机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火力上的差别让英国认识到前线士兵的火力悬殊,为此开始研制冲锋枪。

司登冲锋枪的整个结构组成几乎都是使用了冲压工艺制作的部件,除了枪机和枪管需要机床切削之外,其余部件均为冲压部件。

全长:895毫米;重量:2.95KG;弹夹容量:32发;有效射程:200米。

英军比较保守,认为冲锋枪消耗大,准头差,断然拒绝了冲锋枪的设计和装备,结果在二战初期吃了大亏。

而且司登冲锋枪的部件总数少的难以想象,组成一支司登冲锋枪只需47个部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它的造价就更是便宜无比,制造出来的成本只有9美元左右,出奇的便宜了。

说句难听点的话,这冲锋枪根本是用水管制造出来了,浑身上下都透露着廉价的味道。

可别看这司登冲锋枪如此廉价,性能却也算是中规中矩了,使用的子弹是9×19毫米手枪弹,子弹初速每秒381米,有效射程在理论上能达到200米。

当然了,这只是理论上的射程,和当年绝大多数的冲锋枪一样,只能在近距离上扫射敌人。

司登冲锋枪在实战里的有效射程能有个100米左右都算是你家祖坟冒青烟,或是祖先的坟头多长了两根草。

便宜、廉价,这就是司登冲锋枪的所有标签了,如果多加一个标签那就是不可靠。

司登冲锋枪的原型虽然是MP-38/40冲锋枪,但是造型却莫名其妙照抄了MP-18冲锋枪。

弹匣直接放置在了枪体左侧,而且供弹机构和弹匣又完美照搬了MP-38冲锋枪,经常会造成子弹卡壳问题。

同时这司登冲锋枪还有个非常致命的问题,那就是它的保险装置非常不靠谱,一个不小心就容易走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坊间有这么个笑话:英国捡德国丢弃的MP40,创造出司登 MK II,美国看到英国的司登 MK II,创造出M3A1,德国在二战末期仿造司登 MK II做出了MP3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