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战结束后,东欧出现了一批人民民主国家,但在这些国家里,惟一依靠自己的武装力量进行顽强战斗并赢得胜利的,只有一个南斯拉夫。南斯拉夫的军事实力在当时的东欧各国里面还是比较强的。二战后,华约集团成立,苏联的AK47系列步枪迅速成为了华约各国的标准步枪,但是前南斯拉夫却在1956年自己研制了一款冲锋枪,这就是前南斯拉夫的M56式冲锋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M56冲锋枪是前南斯拉夫扎斯塔瓦武器公司以德国二战时的MP38/40冲锋枪为基础于1956年研制的,只是将口径改为7.62×25毫米托卡列夫手枪弹,也可发射德国的7.63毫米毛瑟手枪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M56冲锋枪也是自由式枪机、开膛待击,该枪只能全自动射击,枪机系统非常简单,通过机匣上的拉机柄活动槽能看得到大直径的复进簧。

拉机柄位于枪机右侧,同时又是手动保险,在待击位置或闭锁位置时只需把它向内推压,就能锁住枪机使其不能活动。枪托也是照搬MP40的设计,是向下折叠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瞄具是开放式的,有U形缺口的翻转式照门,射程装定为100米和200米;准星为片状。M56冲锋枪的枪口上还增设有刺刀卡笋,可装上一把匕首形刺刀。

M56式冲锋枪采用自由枪机式工作原理,开膛待击。枪的外形与MP40式9mm冲锋枪相似,只是枪管较细长,枪口增设了带柄刺刀。拉机柄位于机匣右侧并具有自动保险作用,拉机柄向后时一旦失手滑脱,拉机柄将进入机柄槽上的保险缺口,将枪机挂住,防止偶发。该枪的金属枪托与MP40式相同,向右折叠后位于机匣右下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性能数据

口径----7.62mm

初速----500m/s

表尺射程----200m

有效射程----200m

枪口动能----705.6J

理论射速----600发/min

战斗射速----

单发----40发/min

连发----120发/min

自动方式----自由枪机式

发射方式----单发、连发

供弹方式----弧形弹匣

容弹量----35发

全枪长----

枪托打开----870mm

枪托折叠----591mm

枪管长----250mm

膛线----4条

全枪质量(不含弹匣)----3kg

瞄准装置----

准星----片状

照门----U形缺口式

配用弹种----7.62×25,mm托卡列夫手枪弹,7.63×25,mm毛瑟手枪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枪比MP40的9×19毫米弹有较远的有效射程和较好的侵彻能力,但停止使用则较低。就好像我们著名的54式手枪和九毫米手枪的区别一样,

M56采用开放式枪机和气体反冲式操作,只能全自动射击,枪上的配件几乎都是仿照MP40生产的。唯一较大的差异是其增长了的弧形弹匣,与MP40采用的直形弹匣有所不同,以及新增了刺刀座。与MP40冲锋枪相比,M56冲锋枪的服役时间也相对较长,该枪除了装备前南斯拉夫部队之外,也出口了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华约国家在50年代独一家装备了苏制AK47系列突击步枪,为什么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南斯拉夫还要在50年代研制这样一款武器呢?原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南斯拉夫实行社会主义,由铁托出任总统,铁托执政下的南斯拉夫,尝试走瑞士的独立、不与任何阵营联盟的道路而与苏联保持距离,坚持独立自主和不结盟运动,这使得南斯拉夫变成欧洲唯一没加入华沙公约的共产国家。努力发展自己的经济,使南斯拉夫在东欧国家里成为比较富有的一员。

苏、南两国共产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已存在分歧。苏联承认南流亡政府而对南共领导的临时政府不甚支持,未与南共商议与英、美就南斯拉夫有关问题达成协议。战后初期两国摩擦加深。苏共以领导党自居,干涉南内政,要求南照搬苏联模式,批评南在外交上不与苏磋商。两国经济关系不够平等互助。南共对此有所抵制。

1949年,苏联与东欧国家断绝与南斯拉夫的贸易关系,对南施加政治、经济和军事压力。同年11月,情报局再次作出决议,攻击南共是帝国主义的奴仆,号召南人民推翻南共领导人的领导。苏联及东欧国家完全断绝与南的关系。苏联的大党主义和大国主义是苏、南冲突的根本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5年,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访南,对苏、南关系遭到破坏表示遗憾。双方签署《贝尔格莱德言》,两国关系正常化。虽然后来两国关系正常化了,但是一直磕磕盼盼,并不是很好,这就是前南斯拉夫研制M56冲锋枪的真正原因。

M56在1956年起成为南斯拉夫人民军的制式武器,曾经经历过多次内战,直到1990年代退役,但有少部份至今仍然出现在一些国家的反政府武装势力手上。与MP40相比,M56的服役时间较长,亦曾外销到其他国家,但销量并不高,而且也不那么广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