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新广州知识城,越来越多与新加坡的合作项目开花结果。

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总部大楼建成;中新智慧园一期开园;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校群在境外合办的第一所学校——广州新侨学校已于9月开学……

近日,广东—新加坡合作理事会第十二次会议(下称“粤新合作理事会”)在广州和新加坡两地以视频形式举行,当天下午举行了“2021第八届中新知识论坛”。

此次会议,广东省与新加坡共签约16个合作项目,8个落户中新广州知识城

今年是中新建交31周年,同时也是国务院批复《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一周年,肩负着两国推动全方位合作重要使命的知识城,借助新合作理事会平台,充分展示中新双方合作的最新成果,推动粤新合作进入新高度,共筑中新合作高地。

补链强链▶▷百吉生物等优质项目落户

知识城签约的8个项目为广州开发区管委会与新加坡交易所签署谅解备忘录、新加坡国际管理学院(中国)项目、新加坡马光医疗集团(中国)项目、ChemoPower与禾信仪器质谱技术联合研发中心、三年人才培训实施合作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商事登记“跨境通”、知识城微电网项目、新加坡百吉(中国)生物医药基地项目。

其中,新加坡百吉生物医药公司与科学城(广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携手建设的新加坡百吉(中国)生物医药生产基地项目尤为引人注目。

该项目将研发与引入全球医疗前沿技术,引领中新两国生物界的高尖技术。项目坐落于中国纳米谷,投资总额约5亿人民币,预计2021年底投用。落成后将成为集细胞免疫治疗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基地。

“本次合作将极大促进百吉在临床研究和产业化以及最终商业化的进程,并加速和产业界的合作以造福中国乃至全球癌症患者。”百吉生物首席执行官兼首席医学官韩德平博士表示。

作为首批入驻中新知识城的新加坡科研企业,百吉生物拥有广州市黄埔区第一家B级GMP临床级别实验室和成熟完善的生产及质量体系细胞产业化平台。同时也拥有全球领先的创新型T细胞免疫疗法,并建立了世界上最具规模和完备的EB病毒CAR、TCR库。此次合作,更是强强联合,将有利于形成粤港澳大湾区生物产业链,提升中新两国在生物界的国际影响力。

“本次签约所涉及的均为新加坡优质项目,龙头带动效应突出。”黄埔区委副书记陈智勇表示。“以产兴城”,知识城正以优质的投资环境,持续吸引优质项目签约落地,中国纳米谷、各类研究院、创新基地分布其中,俨如一座“未来城市”。

据统计,目前,知识城市场主体累计超2.4万户,注册资本近5000亿元。引进创新制药项目40多个,将成为亚洲最大的生物制药基地。集聚粤芯等上下游企业80多家,部分项目填补了国内半导体产业链空白。落地全球首个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新能源汽车标志项目——小鹏汽车年内将投产。

推动合作▶▷打造国际合作新高地

粤新合作理事会上,中新广州知识城管委会与中新广州知识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还正式签订了《2022—2024年三年人才培训实施合作项目战略合作协议》。

该人才培养项目是由上述签约双方于2012年共同发起并合作实施的软件项目,已经过三期合作,每期为3年。本次续签,双方将在黄埔区及知识城继续引进新加坡在各个领域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充分利用新加坡现有教育机构资源,为知识城乃至整个黄埔区发展提供高端人才资源,传递先进管理理念,分享成功经验。

一直以来,知识城都是粤新合作理事会的重大议题。2018年,知识城正式升级为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2019年10月,知识城被国家首次确定为中新政府间合作项目并驾齐驱的“三加一”旗舰项目之一。

《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批复一年以来,知识城市场主体爆发式增长,新增市场主体6000户,新增注册资本近500亿元。重大项目全面铺开,集中动工8次,完成固投总额712亿元,同比增长60.4%。楼宇建筑拔地而起,新增商业楼宇117栋,新建成面积229万平方米,两项数据均为前十年总和的2.3倍。

下一步,中新双方将共同推动知识城进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继续“在政策支持和创新驱动上下功夫”,持续推动与新加坡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人才培养、城市治理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并与港澳和深圳、珠海等城市联手打造大湾区创新带,更加重视“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建设,加快形成国际一流的高水平开放形态。同时,知识城也将推进更多优质项目落地,不断拓展开放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着力建设知识创造示范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成为国际合作的新高地。

南方日报记者 吴雨伦

通讯员 徐洁芹 叶茜 李建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