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提醒:如果还没有领社保或者才开始领社保,人就不幸逝世,缴纳的社保并不会浪费,家属可以继承社保账户里面的钱。而且只要符合相关的情况,还可以申请获得更多的钱,来保障家属后期的正常生活。

看到有网友提问:如果刚领了一个月的养老金,人就死了,怎么办?

以下为个人回答:

01社保账户里面的钱可以由家属继承

01社保账户里面的钱可以由家属继承

参保人员如果才领了一个月的养老金就不幸逝世,家属是可以继承社保账户里面的余额的,这并非是我空口胡说,而是有实际的法律依据的。

  •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章第十四条:个人账户不得提前支取,记账利率不得低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征利息税。个人死亡的,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

实际上每个人的社保都是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

如果参保人员离世,统筹账户里面的钱则会被统筹使用,家属无法申领;但是个人账户里面的钱是参保人员缴纳的,这个钱在参保人员离世之后家属可以申请继承,这里面的钱主要就是参保时缴纳的钱以及利息。

如果说参保人才领了一个月的养老金,那么这个账户里面的钱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毕竟我们只有在缴纳社保15年后才能领养老金,而实际上还有很多人缴纳的年份远不止15年。即使只缴纳15年,平均下来每个月个人缴纳500元,那么个人账户里面的资金也会超过9万元,并且这还是在不计算利息的情况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丧葬补助金与一次性救济费

02丧葬补助金与一次性救济费

有些人觉得交了这么些年的钱,到最后又仅仅只是拿回来了,并且还只有个人缴纳的部分,还是觉得不划算。实际上还有另外的两笔钱是可以申领的:

①丧葬补助金

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是有这笔钱的发放的,只不过地区不同发放的标准也会存在一些差异,例如:武汉发放丧葬补助金的标准就是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的3倍,比如说武汉上年度平均月工资为5000元,那么丧葬补助金就是15000元。丧葬补助金的标准也还是看地区的发达程度,毕竟大多都是根据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来计算的,总的来说地区越发达,丧葬补助金的标准则越高。

②一次性救济费

相比较于丧葬补助金来说,一次性救济费的金额则会更高一些。同样以武汉市为例,丧葬补助金的标准是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月工资的3倍,而一次性救济费的标准则是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月工资的10倍,如果说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月工资为5000元,那么能够申领的一次性救济费就是50000万。对于死者的家属来说,5万元并非是一个小数目,如果家庭确有困难,这个一次性救济费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

这两笔费用并非是根据参保人员缴纳社保的钱来计算的,而是根据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来发放,所以即使一些按最低标准缴纳社保的人,其家属也能够领到这么多钱来缓解家庭经济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供养直系亲属的救济金

03供养直系亲属的救济金

上面的三笔钱只要是参保了,那么在参保人员离世之后其家属就能够申领,但是有些参保人员是家里的顶梁柱,全家的经济来源都在这一个人身上,那么一旦这个人离世,即使领了上面的三笔钱可能也还是不够,这个家庭的其他人该怎么生活呢?

实际上还有一笔钱就是针对这种情况的,那就是供养直系亲属救济金,这个钱在不同的地区差异很大,有些地区因为发展程度不够可能根本就没有这笔钱,有些地区则是按年度一次性的发放,也有些地区则是按照月份进行发放的。

例如:广州市的发放就是按照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倍进行发放,而武汉市则是按照当地城镇企业职工生活困难补助标准的200%按月发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如何申请领取这些钱?

04如何申请领取这些钱?

在参保人员离世之后,家属需要通过申请才能领取到这些钱,其流程如下:

第一步:准备申请材料

申请材料主要包括:①死亡证明原件及复印件;②职工养老保险手册;③继承人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④村居委会出具的亡者与继承人的关系证明;⑥《丧葬费、一次性救济费及个人账户金额继承资格证明》一式2份;⑦继承人委托缴费单位办理手续的委托书。

第二步:社保机构核对

社保机构在收到家属的申请之后会对相关的信息进行核对,不符合规定的则不予办理,材料不完整的会要求补充材料后办理,符合规定的则会出具《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遗属继承审批表》。

第三步:确认以及领取

社保机构核对完成之后,由缴费单位和继承人对社保机构出具的《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遗属继承审批表》进行确认,确认完成之后再由缴费单位拿着这个审批表到社保经办机构复核并出具《财务收据》至社保经办机构财务部门办理领取手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上:如果才开始领社保就离世,确实是很不幸的消息,但是缴纳社保的费用并不会消失,而是代替参保人继续守护家庭亲属,亲属可以申请继承个人账户余额,领丧葬补助金、一次性救济费,条件符合的还可以申请供养直系亲属的救济金,这些钱少则有几万元,多则可能高达十几万。

挣钱不易,将本求利。我是@易将学财,欢迎转发关注一起学习更多通俗财经理财知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