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石家庄市有一个公园——平安公园,公园内小桥流水、鸟语花香、亭台廊桥一应俱全,一步一景,江南水乡的苏式建筑风格让入园的游客流连忘返。可谁能想象得到,就在七十多年前,这个位置还是一座“人间地狱”。这个“人间地狱”就是曾经的石门集中营。而在这座“人间地狱”之中,还有一个区域更是被称为地狱中的地狱,那就是石门集中营的地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门集中营纪念碑

日军建立石门集中营

日军建立石门集中营

民国14年(1925年)8月,中国政府将休门合并入石家庄,并取首尾各一字,将其命名为石门市,组建石门市政公所。1947年12月26日,正式更名为石家庄市。

1937年10月10日,石门市被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占领。石门炼焦厂、大兴纱厂等众多工业要地均被侵华日军强行霸占,日军对这几处工厂进行了严格的军事管制。1938年,侵华日军在石门市设立了一个集中营,日军对外曾称其为“石门劳工教习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俘

因其地理位置处于石家庄市南侧,也称“南兵营”,专门关押各种战俘及抗日民主人士等。从1938年建立一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七年时间里,无数抗日军人及各类民主人士,甚至是无辜百姓在此惨遭迫害,壮烈牺牲,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石门集中营内有着各种无理严苛的纪律,不准顶嘴,不准说话聊天,不准打架斗殴,不准写字,干活时不准休息,吃饭时不能哄抢。所有的纪律都要绝对服从,可以说,进入了这座监狱的人是不存在人权的。哪怕是平时偶尔多说一句话,或者走路慢了几步,或者一不小心打了个喷嚏,被日本人看见,都被认定为对日本人失了礼貌,那么你就违反了集中营的纪律,就要受到处罚。只要是日本人想处罚你,想折磨你,那么你就是有错,在这里的犯人不存在任何权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刑具

除了每天都要进行各种繁重的体力劳动,日军对于被关押的囚犯更是施以酷刑,五花八门的酷刑无所不用其极,甚至成为集中营内的家常便饭。凡是被他们认为犯了错误的战俘,轻则都会被施以吊打、棒打、坐老虎凳等,重则用烧红的烙铁烙、或是直接放出军犬将人活活咬死。日本人甚至把烧红的煤球往战俘劳工嘴里放,这样的残酷暴行对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来说,想起来必然会觉得无比心惊。

有一项酷刑几乎算是最惨无人道的,那就是将囚犯直接关进地牢。那时在石家庄集中营中,这些日本人会把一些“犯了错误”的人关进地牢,这日本鬼子并不将囚犯直接处死,而是采用一种折磨的方式让其慢慢死去,十分可怕。不论是什么年代,求生永远是人们的本能,而对于那些被关进集中营地牢内的囚犯们,或许尽早死亡才是最好的解脱。在石门集中营地牢内的残酷景象,都以无法用常人的思维去看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络图片

幸存者回忆悲惨景象

幸存者回忆悲惨景象

一位名叫张承志的幸存者回忆了曾经石门集中营的悲惨景象,他的第一句话就说道:“石门集中营是地狱,石门地牢很可怕,它是地狱中的地狱。”

张承志除了在集中营做苦力之外,还有一段被关进地牢的经历。被捕后由于他参加过抗日工作的特殊身份,他经受了日军的严刑拷打和刑讯逼供,但张承志宁死不屈,始终没有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只对日军说自己是个不重要的文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某天,张承志被日本人押解到石门市南郊去修建机场。修建机场肯定要搬运碎石块铺路,这种脏活累活日本人肯定不干,只能轮到张承志这些劳工来。与张承志一起搬石头的是一位刚刚十岁出头的孩子,本身力气就小,加上夜以继日地干活,身体早就透支了。随后直接昏死在路上,张承志见状,急忙放下手中的活,立马上前照看。

日本监工见状,拿着棍子上来就给了张承志一棒,张承志被打倒在地。张承志终于爆发了,抓着日本监工的棒子,大声喊道:“你们还让不让人活了!”张承志哪是日本监工的对手,日本监工直接一脚把他踢得老远。随后日本监工拔出了腰间的佩刀,准备直接刺死张承志。张承志捂着受伤的头,准备迎接死亡的到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日本监工突然停了下来。张承志心里想:“难道是日本人发了善心?肯定不是,难道日本人想要折磨我?”果然,日本监工随后奸笑道:“让你去地牢,让你体验几天好日子!”张承志虽然听不懂日语,但是看到日本监工露出恐怖的微笑,他就知道他要被送往同伴口中的“地狱的地狱”石门地牢了。

在此之前张承志曾见过东面操场上的一口井,时不时能看见有人往下吊饭和往上拉死人,被日本人下令关进地牢后,才明白原来这口井就是地牢的入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个地牢入口就是这个井口,上窄下宽,口小肚大,里面大约等关押十几个人。初入地牢张承志就被扑面而来的臭味熏得一阵呕吐。地牢潮湿且空气不流通,十几个人吃喝拉撒睡全在这么一个阴暗的小空间里。并且每天只有小半桶稀粥,他们不仅要忍受极度的饥饿,还要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忍受疾病的侵扰,堪称“地狱中的地狱”。

由于地牢内的环境恶劣,张承志在被关入地牢内待了十几天后便染上重病,一直昏迷不醒,被当成死人拉出去,扔进活埋的大坑中。被埋入坑中的张承志似乎是呼吸到了新鲜空气,居然奇迹般地苏醒了过来,这才被负责掩埋的中国人发现并救了一命。也正是因为张承志福大命大,成功地逃离了日寇的魔爪,逃离了那座人间地狱,这也使得这座集中营的内幕能够暴露在世人面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奥斯维辛集中营

提起二战时期的集中营,绝大数人可能首先会想到那个由纳粹法西斯建立的,位于波兰境内臭名昭著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约有三百多万人丧命于此。二战结束后,纳粹德国在这个波兰小镇的所作所为令全世界瞠目结舌,世界各国都将这些事视作人类历史的一次劫难。

而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中国大地上也建立有数十座集中营,这其中半数以上的集中营设立于华北地区,共有石家庄、济南、太原、洛阳等城市,总计20多座。在石家庄被日寇所占领的八年时间里,这些侵略者在当地修建了五大兵营、两座飞机场、数十个军事工程和碉堡,以及绵延数十公里的封锁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科技水平和建设能力高度发达的今天,要完成这么多的工程都并非易事,更何况是距今七十年的中国。听听这如此浩大复杂的工程,想必大家也可以感受到,那时关押在石门集中营的战俘劳工们,每天要经历多少折磨,受多少罪了。

从1938年建立到1945年日本投降,石门集中营先后抓捕关押民主人士、抗日军民和普通百姓约5万人。其中大约3万多人被送往华北、东北等地去做劳工,甚至是远渡重洋被送到日本本土去当劳工,还有大约两万人没能经受住敌人的折磨与虐待,惨死在集中营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浸满中国人民鲜血的石门集中营被人们称为“人间地狱”,而可怕的石门地牢被称为“地狱中的地狱”,一点都不为过。本就残酷的战争必然伴随着各种繁重的体力劳动和恶劣的生活环境,而这些极端的条件也容易致使瘟疫流行,从而导致俘虏大批死亡。在这里,无法进食健康的水和食物,无法得到充足的休息和妥当的治疗,只需几个星期就会出现精神问题,而对那些本就有伤残和疾病的人来说,他们的状况更是不容乐观。

成为公园,纪念同胞

成为公园,纪念同胞

1997年8月15日,正值侵华日军投降52周年之际,石家庄政府在石门集中营遗址修建了平安公园。平安公园,曾经的石家庄集中营所在地,现如今已经是一片生机勃勃,绿树环抱,亭台楼阁,苏石流派已完全没有了曾经“人间地狱”的场景,这“地狱中的地狱”的地牢也早已成为了一段警醒后人的历史,现在的石家庄平安公园和平宁静,作为曾经那段屈辱历史的见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家庄集中营纪念碑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里是祭奠那些为我们革命事业奋斗终生甚至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英雄前辈的场所,也是组织开展各种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理想场所,石家庄和平公园让我们永远铭记那一段屈辱的历史。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享受着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正因如此,我们更不能忘记曾经那段任人宰割的历史,更不能忘记为了新中国而牺牲的先烈。勿忘国耻,永远记住落后就要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