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几天回答了一个关于古诗十九首中《西北有高楼》的问题。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是汉代《古诗十九首》之一,不过,很多人阅读这首诗的时候,会发现这两句诗有点怪,似乎跟唐宋以后的五言诗不太一样,却说不出为什么?

仔细阅读这首诗,会发现有两点区别,和唐诗有所不同。这种差别,其实从南北朝齐梁时期就开始形成了。先看一下这首诗的全貌:

一、上尾

在齐永明时期,出现了以沈约、王融为代表的永明体诗人,他们研究四声八病,对诗歌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影响。

《西北有高楼》这首诗中,有一个“诗病”在南北朝齐梁以后就比较少见了,就是四声八病中的一种:上尾。

日本空海和尚《文镜秘府论》中,记录了当年他作为遣唐使所学到的唐朝诗学理论,在这本书中,详细讲解了四声八病。

空海曾经专门拿这两句诗作为例子,来解释什么是上尾:

第五字是:楼,第十字是:齐。这是一种诗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避免上尾-不同声

沈约等人所说的四声有平、上、去、入。楼、齐,都是平声,所以就是同声。这种情况被称为:上尾。是八病中的第二种病。

不仅仅这首诗有此病,在齐梁以前的诗中,上尾现象非常普遍:

不过,齐梁以后的诗人如果还会出现上尾,就会被其他人认为是个门外汉,不懂作诗:

我们如果注意观察齐梁以后、乃至唐朝以后的诗,就会发现诗人们大多会避免上尾之病。例如

沈约《昭君辞》:

第一句结尾:殿,是去声;第二句结尾:河,是平声。包括后面的诗句都是如此单数句都是仄声,双数句都是平声。

诗圣杜甫的绝句《归雁》:

第一句结尾客,是入声,第二句结尾归,是平声。第三句雁,是去声,第四句飞,是平声。

又如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是一首长篇五言古风:

第一句结尾:死,是上声,第二句结尾:身,是平声。后面的单数句,听、日、卷都是仄声,陈、宾、神是平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避免上尾-同声如何避免上尾

但是第一句也有同声的,那怎么办呢?空海和尚也记录了:

也就是第一句押韵的话,就不是上尾了。例如沈约的《日出东南隅行》:

第一句结尾:郸,第二句结尾:端,两个字同声,但是押韵,就不是上尾了。懂格律诗的朋友知道,格律诗第一句如果是平声结尾,必须要押韵。所以说注意四声八病的永明体是格律诗的雏形,直接影响到了唐朝的形成。

例如杜甫五律《房兵曹胡马诗》:

名,首句平声,押韵。

古体诗也大多如此,例如李白《静夜思》,首句光,押韵:

齐梁以后的诗人特别注意避免上尾,当然也会有不在意的诗人,例如李白的《秀华亭》

【峰】、【华】同声但是不押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韵脚与韵部

汉朝人的发音,到了隋唐时,有了一些变化。汉朝押韵的字,在隋朝就不一定押韵了。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来:

用平水韵来分辨,可以看出,有【上平八齐】【上平九佳】【上平四支】【上平十灰】【上平五微】五个韵部。

古体诗是可以换韵的,但是根据换韵的规律,可以看出至少前面八句肯定没有换韵。但是前8句仍然有三个不同的韵部:【上平八齐】【上平九佳】【上平四支】。

在隋朝以后,不换韵的诗中,这三个韵部不会同时作为邻韵而通押。

王力先生总结邻韵时说:

可见,这五个韵部在南北朝以后不同时作为邻韵。

平水韵是从隋朝的《切韵》承续而来,基本可以看出,这五个韵部的字在汉朝时,还是可以通押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诗之寄托

柳宗元有一首五绝《江雪》:

柳宗元借歌咏江中渔翁,来寄托自己孤傲而失意情感,未必是写实景。而这首《西北有高楼》也是如此。很多人认为这是诗人虚拟的境界,通篇比兴寄托。

诗中有两个人物,一个是楼下的听歌之人,一个是楼上的弦歌者。弦歌者是一个思妇的形象:杞梁妻。

但是这两个人,其实是同一个人的两种状态。楼下的人是自己,楼上的人也是自己。

古人常用思妇比喻怀才不遇的贤士,诗人用听者的角度刻画了一个缺少知音的另一个自己。怜惜他人,正是怜惜自己。而这个“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的杞梁妻形象,才是真实的诗人心灵写照。

结尾处,二者合为一体,但是,又能飞往何处呢?

古诗十九首中,写得最多的就是游子与思妇的题材,反应了底层知识分子的失意、彷徨与痛苦。语言浅显而情真意切,善于使用比兴与寄托手法,对于后人的诗歌创造影响深远。

曹植《七哀诗》前四句就是对《西北有高楼》的化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束语

南北朝以前的诗,读起来感觉和唐宋诗不同,上尾和韵脚的变化是两个常见的原因。《文镜秘府论》中,提到的“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出自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

前八句中,每两句一换韵。两句都押韵,所以避免的上尾。但是第9、10句,又有上尾之病:

发现了吗?9、10、11、12,这四句为一组韵,但是翻了上尾之病。上尾并非仅仅出现在一首诗的前两句。

@老街味道

旧体诗创作小知识,一篇短文10分钟,看懂古韵与新韵的区别

身轻一鸟过诗圣杜甫一个字难煞欧阳修和梅尧臣

观宋填词114邻鸡不管离怀苦黄公度暗讽秦桧如打鸣公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