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搜图编辑搜图
灸法的补泻
灸疗与针刺一样,也有补虚泻实的作用。因此,临床采用灸法治疗疾病时,也必须根据疾病的虚、实选择补泻方法。关于灸的补泻,在古代文献中是把“毋吹其火”作为补法;“疾吹其火”作为泻法。例如:《黄帝内经》据《灵枢·背俞篇》中记载:“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针灸大成》云:“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待自灭,即按其穴;以火泻
从以上文献中所记载的有关补、泻的问题,可以看出古代医家很早就非常重视针灸的补泻。我们对古代医家提出的补、泻是这样理解的,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待自灭,即按其穴。就是说将艾点燃之后,使其热慢慢传至体内,灸后又快按施灸的穴位。目的是使真气聚而不散,从而达到补其不足,谓之灸的补法。而以火泻者,速吹其火,开其穴也。意思是将艾点燃之后,用嘴不断地吹火,助艾火尽快燃烧,艾热迅速传到体内。灸后不要按压施灸的穴位,目的是使体内蕴热之邪随艾火之热迅速发散,达到泻热的作用。
后世医家在古代补泻方法的基础上,又把艾条温和灸、针上加灸(温针灸)、温灸盒灸作为补法。把艾条雀啄灸、回旋灸(又叫熨灸)、灯心草灸/线香灸作为泻法。艾炷灸的补泻,是以《周易》书中所提到的,以奇数 1.3.5.7.9......等属阳数,定做艾炷灸的补法;以偶数 2.4.6.8......等属阴数,定做艾炷灸的泻法。所以,艾炷灸除了以“吹火”“毋吹火”分补泻外,还根据施灸壮数是单数还是偶
正确地施用艾灸的补泻,对疗效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临证施灸时一定要在辨证的基础上选用补泻方法,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适度的采用艾炷直接非化脓灸(补法)内踝尖,治疗肾虚牙痛;采用艾条熨热灸(泻法)、治疗带状疴疹:针上加灸(补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等病、证,都取得非常满意疗效。
灸疗之适宜状况
灸法作为一种治疗、保健、美容、延年益寿等有效方法,应当加以很好的利用。但作为一种方法,也有其相对适应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灸法的适应证是很广泛的,各科都有它的主治病证。根据灸法的特点,其适应证以虚证、寒证和阴证为主,适用于慢性久病及阳气不足之证。
(1)寒凝血滞,经络痹阻引起的风寒湿痹、痛经、经闭、寒疝、腹痛;
(2)外感风寒表证,中焦虚寒呕吐、泄泻等;
(3)脾肾阳虚之久泄、久痢、遗尿、遗精、阳痿、早泄;
(4)阳气虚脱而出现的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的虚脱证;
(5)中气不足,气虚下陷之内脏脱垂、阴挺、脱肛、崩漏日久不愈;
(6 )外科疾病,如疮疡初起、疖肿未化脓者、瘰疬及疮疡溃久不愈等;
(7)气逆上冲的病证,如肝阳上亢、肝气上逆等;
(8)防病保健,可用于强身健体,抗衰老,预防中风、感冒等。此外,对于灸法治疗热证,也有大量文献记载。现临床用灸法治疗肺结核、炸腮(灯火灸)、喉痹(直接灸角孙、内关)、鼻衄(灸少商)带状疱疹等都是热证用灸法的例证。
热门跟贴